今年以来,海陵区财政局不断深化政府采购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建设,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力度,努力将“过紧日子”思想贯穿政府采购工作全过程,以“微监督”杜绝 “微腐败”,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一、积极履行职能,严把“四道关口”。一是严把预算编制关口,源头控制铺张浪费。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严格落实“先预算后采购、无预算不采购”,对照年度一般性支出压减比例要求,通过财政预算编制和国资办资产配置“双审批”,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项目审查机制,源头控制政府采购数额,准确精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二是严把需求管理关口,筑牢采购备案底线。切实要求各预算单位将内控制度落实落细,倡导科学、节俭、务实地编报采购需求,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需求管理规定,对各预算单位政府采购需求项目实行全方位调查,对不能够出具相关完整调查材料的,坚决不予审批。三是严把信息公开关口,实现阳光采购“全覆盖”。全面推行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实现全区政府采购项目100%全覆盖,依靠“互联网+政府采购”及时晒出政府采购动向,确保政采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信息更加透明。四是严把价格监控关口,政采定价合理合规。充分发挥“政采云”平台“价格巡检”作用,对政府采购平台供应商品的价格、质量和信息实行动态监测,通过线上线下比价机制,有效遏制“高价中标”现象,筑牢政采“防火墙”。
二、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四项举措”。一是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对部门单位内控制度编制的指导和审查,要求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活动、履约验收等重点环节加强内部管控,坚决抵制以特定条件采购特定供应商或以不正当理由排斥其他供应商等现象发生。二是健全问责机制。切实履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职能,对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信访举报过程中发现问题较多部门单位,及时通过约谈、函告等方式,责令整改,并对整改成效进行监督。三是形成联动合力。持续巩固“清风行动”整改成效,加强与纪委、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畅通信息共享渠道,移送高质量问题线索,共同形成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合力。四是强化廉政教育。全面排查政府采购活动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加强政府采购政策业务培训,将政府采购监管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确保“阳光采购”无死角。
三、规范专家管理,管好“四个环节”。一是管好专家选聘环节。坚持把评审专家政治水平放在首要位置,既注重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专家入库,不断充实专家库数量;同时对专家业务素质提出要求,确保专家质量水平。二是管好专家抽取环节。坚持随机抽取原则,关闭专家抽取系统的选择功能,不得设置除专业以外的任何抽取条件。落实专家抽取回避制度,将采购项目评审专家名单与评审结果一并公告,共同接受社会监督。三是管好专家评审环节。坚持客观评审原则,落实政府采购电子化全流程管理,实现政府采购评审过程“全留痕”;遵守异地分散评标制度,确保将采购人、供应商与评审专家有效隔离,切实防范评标中的“熟人圈子”“围猎评委”等廉政风险。四是管好专家监督环节。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加大考核力度,确保评审专家业务“全天候在线”;建立评审专家约谈机制,强化纪律约束,切实做好对评审专家的监督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