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海陵区位于北纬32°26'38 ″-32°34'41″、东经119°48'34″-120°01'57″,地处泰州市中部,江苏省腹部,长江三角洲与里下河平原交界处。东、北与姜堰区相连,南与高港区接壤,西与扬州市江都区毗邻,是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东、西分别承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海陵区是江苏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网的重要节点,京沪高速、启扬高速、泰镇高速、328国道、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卤汀河、南官河、泰东河、引江河、新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等6条航道在此交汇。从海陵区乘汽车至长江一类港口——泰州港仅需30分钟,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只要两个多小时,市区距扬州泰州机场仅20多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0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1.57千米,总面积307.1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244.98平方千米,占79.77%;水域面积62.14平方千米,占20.23%。
(二)地质地貌
以通扬公路为界,区内北部属里下河平原区,南部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均为地质年代的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地面以下400-1400米的基岩是玄武岩的“古潜山”,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地质属新生代。境内构筑地基的结构层,由于成因类型各异构成地基土截然不同,因其上部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不同,大体上可分为良好区、软土区、杂填区和不良区4个工程地质区。全区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南部多属平地,北部河网密布,地面标高2.6-5.5米,最高处岳阜标高20.28米。
(三)自然资源
海陵区地下矿藏种类较少,有石油,矿泉水和地热。矿泉水资源丰富,主要为含锶偏硅酸矿泉水。地热水埋深650-1800米,水温38-70℃,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碘、溴、锶等微量元素,其中孔隙型地热水和中深部裂隙型地热水面积较大,具有广阔开发利用前景。区内可利用的水源主要为长江水,水量每年约为12.2亿立方米。全区水面广阔、资源丰富,主产鱼、虾、蟹、蚌、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