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5-10-31 15:34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海陵区司法局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创新推出行政执法监督“先行官”制度,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涉企执法监督,破解传统执法中企业参与度低、监督渠道不畅通等难题,推动形成“执法规范、企业满意、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动格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新动能。
一是创新机制聚合力,打造执法监督“新力量”。选聘18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企业负责人、职工代表及行业协会骨干,担任海陵区行政执法监督“先行官”,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既具备丰富的企业运营经验,又对政策执行有深刻理解,以“观察员”“监督员”“建言者”的三重身份,深度参与涉企执法活动,破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程序不透明、标准不统一、企业参与感不强等问题,保障了监督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又增强了执法的开放性与互动性,让执法监督从“政府单向推进”变为“社会多元参与”,增强企业对法治环境的信任感和获得感。
二是沉浸监督促规范,推动执法行为“阳光化”。今年下半年,专题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体验活动”3场次,组织“先行官”深入区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等执法一线,全程参与涉企行政检查。从执法方案制定阶段的“提前介入”,到检查流程中的“实时观察”,再到检查后与执法人员、企业负责人的“三方座谈”,“先行官”通过“全程跟踪、监督执法、评价总结”,精准捕捉“执法用语不够规范、企业申辩权保障不充分”等20多个细节问题,“沉浸式”监督有效推动执法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真正实现“阳光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三是协同共治添动能,构建法治营商“新生态”。在参与检查过程中,“先行官”提出的“执法部门加强政策解读与事前指导”“对新兴产业给予容错空间”等5条意见建议被相关部门迅速采纳;在安全生产领域,他们反馈的“重复检查和检查标准不一”问题,促使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检查清单”,实现“综合查一次”。“先行官”们“能发声、能参与”破解了“不敢说、不愿说”的困境;企业在“被监管”中感受到“被尊重”,从“被动接受监管”变为“主动参与治理”;执法机关从“单向管理”走向“协同共治”,通过吸纳“先行官”提交的10余份高质量监督建议书,持续优化执法流程、提升服务精度,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