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5-08-13 09:00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海陵区司法局以“法治引领、人文关怀、多方协同”为核心,创新打造“助农修复+心理支持+部门联动”的帮扶体系,助力特殊人群重塑人生、融入社会。目前,帮扶体系已惠及千余人,再犯罪率下降7%,家庭矛盾化解率达90%,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是田间地头筑希望,助农修复基地让“新生”扎根乡土。在区苏陈镇开辟助农损害修复基地,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开设种植技术、果园管理、农产品加工等实用课程,组织部分特殊群体人员参与田间劳作与生产实践,让他们在泥土芬芳中,重拾社会价值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与劳动习惯,通过“田园修复”模式回归自然,弥合社会关系。截至目前,基地已开展3期技能培训,累计帮助130余人次参与劳动实践。这一模式既实现了“惩戒与帮扶并重”的帮教目标,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生力量。
二是心灵之桥连亲情:心理服务点亮特殊人群的家庭灯火。携手泰州市心理协会专家团队,深入监狱开展服刑人员家庭心理调研,启动“服刑人员家庭心理支持计划”。通过拍摄亲属寄语视频、传递家书、与服刑人员面对面沟通等方式,搭建起跨越高墙的情感桥梁。聚焦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学业帮扶及成长陪伴服务,成功让5名孩子走出心理阴霾,重拾生活信心。在“家书传情”项目中,一名服刑人员在读到孩子真挚来信后深受触动,积极改造获评“改造积极分子”,实现了个人与家庭的双向蜕变。
三是多方合力解难题,协同机制破解特殊人群家庭困局。联合区妇联、人社、民政等部门,构建“情感疏导+生活帮扶+矛盾调解”协同机制。妇联发挥女性关怀优势,开展家庭关系修复讲座;人社、民政组织开展创业、就业与指导;村(居)协助落实跟踪回访与生活帮扶。通过联合走访摸排需求、共同商议调解方案、协同跟踪回访,成功化解3起家庭矛盾,涉及婚姻危机、亲子关系断裂、经济纠纷等难题。比如,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因家庭矛盾濒临二次犯罪边缘,经多部门联动调解,不仅修复了家庭关系,还协调落实临时救助金,及时化解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