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3-11-24 18:23
- 浏览次数:
“我父亲退休后一开始每个月只能拿几百块钱,经过这几年已经能拿到三万多一年,再加上我们的股金分红,一家每年能拿到四万多块钱,生活很安逸。”在城西街道头营社区,3组居民林翠凤家有三个股民,每年都能拿到社区的集体分红。从农民变“股民”,身份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得益于社区的“三变”改革。
2010年,头营社区撤村设居,成为江苏省首批股份合作社改革试点社区,并以此为契机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社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房东经济”,走出一条极具头营特色的集体经济增收大道,集体资产由2010年515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7700余万元,居民们的股金分红也由17.48万元跃升至85万元。
沟塘→幼儿园
优美的园所环境、崭新的设施设备、温馨的活动功能区......在城西街道金田路南侧,高端大气、现代感十足的校园令人眼前一亮,这是社区经过广泛调研和征集民意后,由村集体资金投资建成的一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每年可为社区增加收益61.44万元。
据悉,幼儿园地块之前是一处沟塘,环境脏乱。为了满足辖区幼儿在家门口“上好园”的愿景,社区投资一千多万元,高标准建成这所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幼儿园,并成功招引布朗幼儿园入驻。
该园占地4000平方米,单间教室面积达128平方米,极大满足了幼儿的活动需求。幼儿园现有学生近150名,辐射了周边多个居民小区。“我家是小班下学期转过来的,之前的幼儿园离家比较远,设施也没有这边好,孩子也非常喜欢这里。”家长陈凌说。
沟塘变幼儿园,在头营社区并非个例。近年来,社区坚持“筑巢引凤谋发展”,先后实施了凯文大酒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项目。截至当前,已累计实现967.86万元效益。不仅有效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又为辖区居民打造多业态社区服务圈。
闲置厂房→生活超市
走进位于迎春西路南侧的永润生活超市,蔬菜、水果、肉类、粮油等产品分门别类、有序摆放,各类物美价廉、新鲜实惠的货品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采购,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家住江洲路的吴培新爷爷正在挑选小葱,“以前买菜还得赶早去菜场,现在家门口随时就能买,我还在这里办了会员卡。”一边说着,吴爷爷又走到肉类区逛了逛,随后满载而归。
据介绍,超市原有土地为某企业厂房,由于经营不善导致厂房长期闲置。为盘活闲置用地,社区出资将此厂房回购,并改造成商业用房租赁,租金由每年4.5万元增至31.5万元。
此外,社区以“去化”为契机,回购了辖区某化工企业厂房,并以仓储形式对外出租。“原先我们出租土地用于企业自建厂房,年租金不足4万元。如今,我们通过回购项目,年租金翻了5倍,不仅有效盘活了存量资源,集体经济也得到很大提升。”社区党委副书记周爱华介绍。
荒地→集装箱街区
自助烤肉店、萌宠店、藤编店......走进位于迎春西路北侧的集装箱街区,形状各异的集装箱交错搭建,黄色、蓝色、红色激烈碰撞,热情肆意宣扬时尚的风格,尽显海陵街头的独有活力。
而在改造前,这里却是一片闲置多年的荒地,不少居民在这里扒翻种植、牵藤搭架,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浪费土地资源,是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难点,每年光整治费用就得花费10多万元。
2022年,社区利用荒废地块变废为宝的集装箱街区项目开始产生经济效益,使得集体经济在持续增收的基础上再增加40万元,实现经济提升和环境优化的双向发展。项目的落成让优质土地资源得到充分释放,社区资金资源也得到了更高效地分配。
“以前这里是个人人嫌的荒地,我们住在附近夏天都不能开窗。现在不仅环境变好了,还多了个逛的街区,谁看了都夸。”居民李玉华说。
“我们按照‘做强房东经济,激活造血功能’的发展思路,整合存量资源,实现公共服务、便民商业、创新产业等优化升级,促进股民增收,力争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5.21%,达776.24万元。”周爱华说,接下来,社区将以瑞力泰渡街区为契机,整合周边厂房,让优质资产资源得到充分释放,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还将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加大社区民生实事项目改造力度、提高民生福利待遇,让居民享成果、得实惠。”(全媒体记者:林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