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2023-11-23 14:07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海陵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有序推进集团布局和管理体制调整工作,通过融合文化理念、管理机制、师资队伍、课程教研、绩效考核等五大行动,集团化办学重点从制度建设、管理办法、运行模式的探索,逐步向课程互融增量、教学互研增效、队伍互动增能等方面转变,切实让优质教育资源普惠群众,更好满足人们“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教师共“享”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上午,走进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青年路校区(本部),干净的校园内,琅琅书声入耳。刚刚从实验小学育才路校区交流回到本部的语文老师杨玉梅正带着学生们诵读课文。
五年前,杨玉梅从本部交流至育才路校区担任年级组长,以老带新的方式,带领年轻教师成长。“在育才路校区交流的五年时间让我受益匪浅,我带领年轻教师一起备课、教研,把新的教学理念带过去,让学生们感受到更多优质、特色课程。”杨玉梅坦言,这样的交流使其在资源共享中,促进了个人能力提升。
据介绍,自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育才路校区投入使用以来,每年都会从两个校区抽调10-20名教师,进行对口交流、跟岗学习,促进集团内部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此外,该校还成立“行思成发展中心”,下设工作坊、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种子教师”“新锐教师”,为集团发展注入新动能。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丁正后表示,今后,将继续在“集团化”三个字上做足做好文章,集思广益、集智聚力 ,让每个校区团结共进、抱团发展,化目标为行动、化行动为发展,让学生有幸福感、家长有获得感、教师有成就感、社会有认同感。
课程共“话”
每周五上午,二附中教育集团地理教研组组长宫禹都会带领三个校区的地理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对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教学思路,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形成最佳教案。
对于二附中教育集团碧桂园校区地理教师贾培来说,每周五上午也是一场“充电”。“通过集体备课,我可以向前辈请教,也可以分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不断提升我的教学水平。”
目前,二附中教育集团三个校区的所有学科都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备课前所有老师会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再集体备课,并提出成熟意见和修改方案,进一步整合学校内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业务水平。
此外,该校还积极推进备课组“四同”(即同内容、同进度、同教案、同作业),引入智能化阅卷分析和教学评价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施精准施教,两个校区涌现出不少优秀学生。
“我们将借助新校区建设和搬迁契机,凝聚合力做强新校区,让更多名师和骨干教师团队扎根新校区,科学设计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形成学生分层培养机制,让每一个校区的每位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二附中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新正说。
能力共“进”
“集团化办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选派优秀的专家型、骨干型教师到新校区,让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动机’,从而达到‘1+1+1>3’的良好效应。”城东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郑晓彤说。
走进城东小学教育集团经东校区,课堂上,老师们循循善诱,学生们坐姿端正、上课投入。课间操时间,各班级队伍整齐划一,步伐铿锵有力,充满了活力与激情。每天傍晚,随处可见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加社团活动的身影。30多个特色化社团,多元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们个性得到了充分施展。从学生人数仅有300人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发展成为老百姓认可的优质名校,作为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先行者,经东校区为城东小学集团化办学提供了优秀范本。
为确保每个校区的教育教学质量齐头并进,一直以来,集团强调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一致,制定集团教学规程,集四个校区的力量打造学校样本备课手册,所有老师均利用备课手册进行二次备课。学校单元独立作业、试卷等也实行一体化。
近年来,城东小学教育集团本部两个校区的各项成绩在海陵区始终“遥遥领先”;经东校区学生数从建校时的300多人到现在近2600人,生源数增长了八倍;春晖校区新开办仅六年时间,各项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成为群众选择的新热点;今年刚对外招生的济川校区活动丰富,迅速赢得了周边百姓的认可,首届新生人数已达600人。
从一所学校到一个教育集团。近年来,海陵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教育联盟)改革,推动教育资源要素在集团内有序流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全区参与紧密型集团化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比例达64.1%,新建的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比例达100%。
集团化办学已成为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快速、全面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上好学校,让海陵家长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媒体记者: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