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
索引号 3212020031/2006-01200856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自然资源和规划海陵分局 发文日期 2006-01-20
发文字号 时 效
泰州市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信息来源:海陵区发改委
  • 发布日期:2006-01-20 08:56
  • 浏览次数:

序 言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海陵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泰州市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泰州市海陵区委关于制定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组织编制,着重解决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全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环境和现实基础

第一节 “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时期是海陵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区上下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不断调整的发展格局,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以富民强区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详见表1)。

(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十五”期末,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65亿元,年均增长15.2%(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2%)。财政收入7.14亿元,年均增长21.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4.4%,比“九五”期末提高5.2个百分点。五年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7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9倍。

(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和“商贸兴区”两大战略,着力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52.3:44.3。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城郊型农业特色初步凸现。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九五”期末的39.2%提升到44%。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多元化商贸格局逐步形成,各类新型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建筑业通过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层次进一步提高。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深化工贸企业和经营性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工业经济管理体制转换,基本完成区属工贸企业“三置换一保障”改革改制任务,企业活力得到释放,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私营个体经济稳步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5.5%。加强载体建设,海陵工业园、九龙台商工业园初具规模。坚持引进外资和内资并举,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果,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比“九五”期间增长7.4倍;“十五”期末,完成自营出口额7851万美元,年均增长44.6%。

(四)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围绕富民强区目标,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生产生活、就业环境和公共福利保障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1122元、5976元,年均增长9.7%和8.1%。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累计介绍1.2万人实现就业,输出农村劳动力2万多人。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万多人,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组织帮扶解困和救助工作,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85%的优抚对象摆脱贫困。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稳步实施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深入开展星级社区创建活动,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提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产学研联合构架基本形成。全面完成教育布局调整目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90%以上。群众文化蓬勃发展,基层文化阵地创建达标取得成效。大力推进“平安海陵”建设,建成省级社会治安安全区。积极应对洪灾、非典等灾害性、突发性事件,公共安全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妇女、儿童、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总体上,全区“十五”计划实施顺利,为“十一五”期间实现新的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同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新旧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质量不够高,产业竞争力不够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均衡,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需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部分居民收入、生活、公共福利仍处于较低层次;各项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道远。着力解决以上问题将成为全区“十一五”时期的重大任务。

表1:海陵区“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名 称

“十五”计划目标

实际完成

经济

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43

49.65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1

15.2

自营出口年均增长(%)

20

44.6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1

1.12

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57

87

经济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

4:51:45

3.4:52.3:44.3

最终产品占工业经济总量比重(%)

50

60

五年累计技改投入(亿元)

23

30.76

粮食播种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重(%)

30

40

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

<5

0.82

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元)

9400

14625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700

5976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18

31.6

综合功能

城市化水平(%)

70

75

城市绿化率(%)

37

39.4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

14

18

列统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

>14

18.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0

13.8

各类市场销售总额(亿元)

50

57.5

注:利用外资完成情况按老口径计算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全区面临着加快发展、快速崛起的良好环境。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推进,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流动和大规模产业转移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继续向长三角地区加快集聚;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快,这些都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全省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特别是沿江开发战略的大力实施,势必带动苏中沿江产业密集带的形成,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三大板块日益凸显,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化将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市委、市政府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战略的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和实施,为泰州中心城市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发挥主城区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迅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三节 “十一五”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潜在优势

综观国内外环境,结合海陵区实际,“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一)具备快速发展的要求。作为泰州这座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中心城市最主要的载体,海陵区在辐射周边地区、对外展示城市形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适应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海陵区应当成为一个发展空间更广,产业集聚能力更强,居住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的区域中心。

(二)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区划调整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全区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群众投资创业愿望日渐强烈,一批新建和改制企业进入扩张壮大时期,产业优势基本形成;城区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区内新建的铁路、公路和内河码头成为连接周边地区的枢纽,这些都为我区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发挥集聚辐射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随着泰州中心城市建设的加快,海陵区地理和环境优势更显突出,对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将会得到更加有力的支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用足用活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可以促进全区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确保“十一五”期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第二章 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第一节 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又快又好的发展主题,着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突出坚持“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和“和谐建区”战略,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主城区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活安康、科教进步、环境友好的和谐新海陵。

基本指导原则:

一是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提升经济科学发展的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形成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农业和建筑业发展质态较好,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是以注重统筹发展为重要方针,提升城乡协调发展的水平。从全区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积极适应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城郊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形成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的生动局面。

三是以加快富民步伐为着力点,提升社会和谐发展的水平。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富民步伐,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

四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提升资源集约利用的水平。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因素,切实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保护,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节 空间布局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发展机电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居住功能,加大城区向东、向南延伸开发力度,加快城市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构建“联动打造五大板块,整体提升城市功能”的格局,初步形成布局科学、发展协调、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和综合服务体系,适应中心城市发展需要。

工业集聚板块:主城区东、西两侧,即以海陵工业园和九龙等乡镇为重点,形成工业企业集聚区。利用政策、服务和环境的综合优势,发挥园区企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效应,突出行业特色,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商贸核心板块:以五一路至西坝口商贸核心圈为中心,配合做好延伸开发,形成东至鼓楼路、南至济川路、西至青年路、北至扬州路地段商贸集聚区。围绕商贸核心圈,建设海陵路、人民路、五一路、东进路、税务街等一批特色街区。

绿色农业板块:推进新通扬运河以北传统农业改造,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安全农业,打造无公害绿色农业基地。加强蔬菜和养殖基地等生态农业建设,拓展休闲农业,建设绿色市场,逐步形成“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的现代农业。

旧城改造板块:加快南通路和扬州路以北、新泰路以西、江洲路以东地区旧城改造步伐,突出下坝地区为主体的人居环境综合建设,加快危旧房改造、道路拓展延伸和基础设施更新,新建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绿化体系建设和管养,逐步改善下坝地区人居环境。

济川-梅兰商住区板块:加大海陵工业园济川路至梅兰路商贸居住区建设开发,以“路、水、绿”为生态环境走廊,突出商贸、居住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商业服务、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街区。

整体提升城市功能:按照“农村变城市,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的目标,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统筹规划新社区建设,加快已撤销乡镇建制的街道城市化建设,逐步解决城郊结合部“农夹居”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突破。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努力将海陵区建成承接南北、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水城一体、古今交融的现代化宜居城市。到2010年,达到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指标的目标值(详见表2),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一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为:

----经济发展。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2005年价),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98%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同步增长10%;累计新增就业人数25000人,市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实现城镇每户家庭居住成套住房,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度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健全的市场体系、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完成经营性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85%以上;自营出口额年均增长20%左右,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左右。

----科技创新。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18%以上。

----人口资源环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五年累计下降20%左右,耕地保有量控制在2700公顷;市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左右,城市绿化覆盖率40%以上,成片林面积达到25000亩。

----公共服务。全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14年以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0%以上;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面均在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口覆盖面达到90%;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完备,社会预警应急系统健全。


表2:海陵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2010年目标

标准值

经济发展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24000

2、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98

≥92

3、城市化水平

%

85

55

4、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5

生活水平

5、居民收入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900

≥16000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600

≥8000

6、居民住房

(1)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32

30

(2)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平方米

43

40

7、居民出行

(1)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

%

100

100

(2)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M2

20

12

8、居民信息化普及程度

(1)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

220

200

(2)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

40

40

9、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

18

18

10、恩格尔系数

%

<40

<40

社会发展

11、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

≥1.5

1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0

≥90

13、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

>90

≥90

14、社会保障

(1)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

%

>95

≥ 95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

90

≥85

15、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

97

90

16、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

(1)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

95

90

(2)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

98

95

生态环境

17、绿化水平

(1)城市绿化覆盖率

%

>40

40

(2)森林覆盖率

%

20

20

18、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

80

表3:海陵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名 称

2010年目标

目标属性

经济

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05年价,%)

>13

预期性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98

预期性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8

预期性

人民

生活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0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

预期性

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人)

25000

预期性

市区城镇登记失业率(%)

<4

预期性

公共服务

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年)

>14

预期性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90

约束性

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

>95

约束性

低保对象保障率(%)

100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90

约束性

改革

开放

非公经济比重(%)

>85

预期性

自营出口年均增长(%)

20

预期性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2

预期性

科技

创新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

>18

预期性

人口

资源

环境

人口自然增长率(‰)

<3

预期性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

20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公顷)

2700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5

约束性

城市绿化率(%)

>40

约束性

成片林面积(亩)

25000

约束性

注:利用外资目标按新口径测算

第三章 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

强化科技支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三次产业的发展层次和发展质量,基本形成工业和建筑业规模优势明显、服务业发展层次较高、农业综合效益较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创新发展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和适度集中的发展要求,整体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加工业,推动企业培强和产品结构调优,加强园区载体建设,实现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形成规模优势明显、产业布局合理、发展后劲充足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1、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发展链式经济为主线,发展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现代制造业,通过产业引导、政策扶持,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加工贸易技术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机电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突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现代化管理,推进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重点扶持机电整机和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等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产业;提高机电配套产品深加工率和终端率,实现技术与总量同步发展,力争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使机电产业成为我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提高纺织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发展品牌产品,提升服装产品品位和层次,努力争创国内外著名品牌,在国际产业分工、地域产业协作中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立足现有名、优、特、新产品市场基础,加速发展食品饲料工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在扩大传统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不断提高加工层次、扩充产品门类,实现休闲食品、方便食品、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领域的新突破。推进医药企业重组改造,抓住泰州打造“中华医药城”的机遇,鼓励、扶持制药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剂型,不断提高产品和市场开发能力。到2010年,机电、纺织等优势产业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70%以上。

2、培育规模企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企业壮大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拥有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形成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合理配置产业供应链,建立大、中、小企业紧密协作的战略联盟,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市场与技术的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做专做精,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协作能力。“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世纪天虹纺织有限公司喷气织机扩能、南化集团泰州化纤公司帘子布、宇成柴油机有限公司多缸柴油机等一批投资8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形成销售过亿元企业3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3家,5-10亿元企业3家。

3、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新产品研发和传统产品的前伸后延开发,做大做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产品,大力发展机电成套设备、品牌服装及面料等一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以现代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及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引进为突破,加快技术引进,注重消化吸收,逐步掌握关键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0个,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800项,实施3000万元以上改造、投资项目80项。

4、强化园区建设。按照“城市板块,产业基地”的定位和“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要求,构建工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部门服务向园区延伸、优惠政策向园区倾斜的发展格局,促进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围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两高两低”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制造业为支撑,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着力形成工业园区以“电子、电器、电机”为主体的机电产业集群,构建循环经济示范区。放大九龙台商工业园区以台引台的集聚效应,以延长产业链为基础,以优势企业、主体产品为核心,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水平,加大体育健身器材等行业培育力度,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二)优化商贸布局,大力发展服务业。以中心城市扩张为契机,充分发挥主城区集聚辐射功能,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积极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拓展新兴服务业,重点实施“136”工程,即:放大一个核心商贸圈、完善三大功能区、打造六条特色商贸街。

1、放大核心商贸圈。以五一路、西坝口商贸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集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超市,提升改造以休闲娱乐、餐饮为主的传统商贸业。重点实施西坝口金鹰国际商厦、中百一店西扩、苏果超市和坡子街南段“财富广场”、“海府泰中央商城”建设,使之与坡子街现代主题商场有机融合,形成相对集中的商业街、步行街特色街区。

2、完善三大功能区。提升服务业运行质态,强化综合服务功能的载体建设。

市场集聚区:以城区东部市场集群为基础,328国道沿线为依托,加快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仓储功能,不断提升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辐射力,引导区域范围内各类批发市场集聚。到2010年,城区东部各类市场成交额达50亿元以上。

区域性物流区:充分利用火车货运站的区位优势,加大城区北部区域物流仓贮码头建设,基本形成商品集散、中转、加工、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物流基地,构建区域性钢材、建材、煤炭、食品等专业物流中心。到“十一五”期末,交易额达100亿元左右。

高校服务区:针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特点,依托高校园区建设,积极发展配套服务,有计划地建设各类学生公寓、超市、餐饮店,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消费需求。“十一五”期间,力争形成可容纳15000名学生的入住规模和服务设施。

3、打造六条特色街区。加强服务引导,做好已具雏形的商业特色街管理和完善,增强商贸核心区域集聚和辐射功能,构建独具特色、层次丰富、门类齐全的特色街区,力求做到一街一特色、一街一亮点。

税务街:推进税东街、税西街风味小吃资源改造,并以此东西延伸,形成以餐饮、小吃和茶吧、酒吧等为主要业态的美食一条街。

五一路:以服装和饰品为基础,形成以专业店、专卖店为主要业态的服装一条街。

人民路:利用地处坡子街核心地段的良好商贸氛围,以海陵路为结点,人民西路发展品牌服饰和休闲、娱乐服务,人民东路逐步形成以婚纱摄影、婚庆服务等专业店为主要业态的特色街。采取定时设点方式,在人民东路发展小商品百货、小吃摊点为主的灯光夜市一条街。

东进路:发挥苏宁电器、宏图三胞等大型电子产品销售企业带动作用,引导通讯设备维修服务网点集聚,形成以专业店和专卖店为主要业态的电子通讯器材一条街。

海陵路:以坡子街和西坝口商贸核心圈开发为契机,加快形成海陵路商贸购物街区。坡子街以南,发展百货、购物中心及各类商贸零售品牌店,逐步与铁塔广场、济川路商业区连接成片,形成购物一条街。坡子街以北,挖掘辐射里下河地区的传统商贸优势,在西坝口至孙家桥,引进超市、百货、专卖等一定规模的商业零售网点,形成为里下河地区服务的特色街区。

江洲路:扩大江洲路物资交易集聚效应,加快向北延伸开发建设,引进中小建材五金批发、零售企业,引导信息咨询和购货、售后服务等配套行业建设,形成物资一条街。

(三)壮大建筑业规模,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组织程度,整体推进建筑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积极培植建筑业“龙头”企业,壮大建筑企业规模,不断拓宽建筑市场覆盖面。

1、提高组织程度,培植规模企业。发挥现有一级资质和对外签约权的优势,着力培育发展集团化龙头规模企业。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全区二、三级企业积极加盟,组建管理型集团企业。加强外出施工队伍的政策引导和行业指导,采取总包、挂靠、联营、劳务等灵活的经营方式,构建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施工企业为主体、劳务分包企业为基础的互补合作体系,提高整体竞争优势。到2010年,二级资质以上企业达到12个,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10个。

2、引导多元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树立“大建筑”理念,引导建筑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延伸相关产业,由单一土建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逐步渗透到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家装、建筑材料和建筑机械等行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强建筑企业抗风险能力。调整专业结构,鼓励企业从房屋建筑施工扩展到市政、交通、园林、绿化等领域,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积极推进建筑企业技术结构调整,以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改造传统建筑业,提高建筑施工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建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行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推进城郊型特色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积极发展园区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提高城郊型农业发展水平。

1、加快蔬菜、养殖基地建设。发挥新通扬运河以北蔬菜、瓜果和水产养殖等生产优势,扩大“绿色种养”基地建设规模,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流通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抓好设施栽培,以无公害化生产为方向,加快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建成1000亩无公害叶菜生产基地和1000亩无公害设施韭菜生产基地,蔬菜播种面积3.6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以上。发展畜牧、水产等特色养殖基地,重点实施生猪、家禽、奶牛养殖小区和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2、积极发展园区型、生态型农业。继续抓好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韩国韭菜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到2010年,建成高产高效现代示范园区2-3个。积极实施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发展花卉林木,建设生态效益型林业绿色产业,到2010年,成片林面积达25000亩,经济林、花卉育苗面积4000亩。加强安全农业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无公害生产、农产品检测等三大保障体系,抓好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管理,减少农业污染,为实现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造良好环境。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以标准化促进产业化,推动农产品生产上规模、质量上档次、管理上水平。围绕农产品基地建设,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实施卫岗乳品有限公司乳制品深加工、江海鬃制品厂鬃制品扩能改造、恒润通食品有限公司出口蔬菜产业化、第二食品厂禽蛋深加工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扩大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市场规模,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培育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抵押、转让等办法,使土地适度地向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集中,提高规模化水平。鼓励生产型龙头企业立足本地资源,建立与农民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4%。

第二节 加快富民安民进程,积极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调整就业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开发需求,满足广大劳动者参与劳动、提高收入水平的愿望,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够得到平等就业机会。

1、鼓励全民创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制定和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降低自主创业的准入门槛,营造创业光荣、创业体现自我价值的氛围,促进社会各个阶层在各个领域积极合法创业。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加强劳动就业和创业培训,构建以就业培训中心、职业技术学校、乡镇成人学校为重点,社会培训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城乡劳动力创业、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

2、努力扩大就业。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加强政策引导,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依靠发展服务业提高就业增长弹性,以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鼓励非正规就业和弹性就业,实现多种形式就业。继续实施政府购买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公共管理和服务岗位,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的运行机制,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2.5万人,全区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达50%以上。

3、加强劳动执法。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健全劳动规章制度,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坚决纠正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推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推进用人单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企业工资支付的监督管理,进一步理顺分配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健全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围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目标,加快建立统筹城乡、覆盖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将城镇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个体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基本保险范围。建立和完善由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使各项保险缴纳基数和缴纳比例与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运行机制,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办法。

2、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临时救济和社会互助为补充、优惠政策为辅助、社区服务组织为依托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确保农村贫困线以下、城市“低保”、残疾人人群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生存和发展。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保证低收入居民和困难户生活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建立扶困助学和医疗救助机制,解决困难群体“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探索建立新的城乡安老养老体系,到2010年,区社会福利院达到省级标准,每个乡镇建立以敬老院为依托的老年服务中心,农村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供养标准不低于乡镇上年度人均收入的70%。

(三)创新社区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基本建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设施齐全、保障有力、管理规范的新型社区。

1、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活动用房达到规定标准。推进“星级”社区创建,所有社区达到三星级标准,建成四星级社区12个。积极创建全国和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所有街道创建成省级社区示范街道,50%以上的社区居委会创建为省级示范社区。

2、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加大社区服务活动中心建设,健全社区老年、卫生、文化、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拓展社区便民商业、家政服务、信息咨询、法律援助等便民生活服务项目。到2010年,全区各类便民服务网点达到每千人2个以上,福利服务项目不少于40%。

构建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平台:完成区级社区服务活动中心建设,强化指导、示范、协调、培训和服务功能,形成覆盖区、街、居三级服务平台。到2010年,每个街道建成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每个社区拥有一个社区服务站;通过互联网络,依托区、街、居社区服务中心(站),建成区级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实现区、街、居联网成片,构建网上服务平台;建立全区统一的社区服务呼叫求助热线,以“民有所呼,我有所解”为服务宗旨,接受市民求助,使呼叫求助热线系统的发展与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紧密结合,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

健全社区老年服务体系: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建设集老年人活动、康复和老年大学、公寓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中心,每个街道区域内规划建设1所以老年公寓为主的养老设施,积极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区)。

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卫生服务站为基础,二、三级医院为依托,其他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卫生体系,提供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疗、康复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综合卫生服务,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健全社区文化体系:满足社区成员的文化娱乐需求,每个街道建成设备齐全的文化站,社区居委会全部建立文化室,形成功能基本齐全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

健全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强化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站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就业和劳动保障服务,使城镇失业人员在社区能够得到就业信息咨询、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社区内的社区保洁、社区保安、社区车辆看管以及便民服务实体优先安排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就业。

3、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功能,建立社区行政工作机构,逐步将行政管理事务与社会管理事务分离,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依法自治体制,“十一五”期间,每个街道选择1-2个社区进行试点,力争有所突破。整合社区资源,按照 “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利用、便于依法自治”的原则,因地制宜对街道、社区居委会辖区进行调整。探索有关街道社区新的财力增长机制,运用财政杠杆下伸、支付转移,建立税收增量按比例奖励机制。

(四)积极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彰显主城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1、弘扬海陵特色文化。积极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不断凸现鲜明的文化个性。按照“护其形、饰其貌、抒其韵、铸其魂”的原则,融合文化资源,将城市文化魅力转化为城市形象的提升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围绕市确定的文化、旅游等重点建设工程,积极配合做好东城河风景区建设和日涉园扩建、柳敬亭公园修缮、望海楼重建等工程,拓展府前路中山广场文化内涵,重建雨声寺、储公祠,修缮单毓华故居和单声事迹陈列室,使名城保护、利用、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互动互利。

2、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市场,改善文化设施及其功能,巩固全区三级文化网络,区文化馆建成全国“共享工程”基层分中心,形成一批具有海陵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和业余文艺队伍。继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立特色文化与民间文化档案资料数据库。进一步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文联等群众文艺团体作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贯彻“奥运争光计划”,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推进各层次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增强全民体质。

3、加快发展公共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推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薄弱地区学校布局调整,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和扶持力度,努力推进教育公平,逐步形成义务教育由政府负责,非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办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操、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和谐发展,高水平、高质量实施基础教育。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小学特色明显,初中发展均衡,高中内涵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放大国家示范职业高中的品牌效应,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构建民办教育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入学率、毕业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人数达到高中阶段教育人数的40%以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数突破3万人。

4、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现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公共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监控、处置和救治能力。加强重大传染病和精神病、慢性病防治,继续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重视中医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卫生和妇幼保健卫生。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等活动。

5、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立健全“奖、保、优、扶、补”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区、乡镇(街)、村(居)三级服务网络,建成海陵区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十一五”期间,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8%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率90%以上,育龄群众普遍享有良好的生殖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务,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

6、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在经济、政治、教育、卫生保健、法律保护、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平等权利,进一步提高妇女整体素质,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社会发展,促进妇女全面进步。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推动儿童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建立与小康社会发展战略要求相一致的儿童工作和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儿童生存、发展的权利,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关注贫困、残疾等弱势妇女、儿童群体,扶助城乡特困家庭的妇女儿童。严厉打击侵害、危害妇女的刑事犯罪和拐卖、残害、虐待少年儿童的犯罪行为,打击引诱、指使少年儿童违法的各种犯罪活动。

第三节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善道路建设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建设和综合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1、改善城北地区人居环境。按照市政府新确定的海陵区城市建设体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合做好海陵路、鼓楼路向北延伸工程,实施龙苑小区、海陵北路东侧地块改造、福寿苑二期危旧房改造和江洲北路街区改造,累计拆除危旧房20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30万平方米。提高绿化水平,扩大水面和河岸绿地,完善道路两侧绿化建设,新建1-2个街心游园,构造良好的居住游憩环境。以里下河地区为腹地,恢复传统商贸特色,赋予“八大家”新的内涵,发展超市、百货等商业网点,增扩建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大型批发市场,打造传统贸易集散与现代商贸交融的特色街区。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调整北部区域教育资源,迁建扬桥小学,以朱庄初中、渔行初中为基础,撤并所有规模较小的学校,实现规模办学;新建集老年公寓、功能康复和医疗、图书阅览室、活动中心为一体的敬老院;加大医疗保健、文化等基础设施投入,强化就业和保障扶持力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2、加大济川-梅兰商住区建设力度。依托济川路商业区开发和园区产业集聚,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济川-梅兰商贸居住区,形成“三带、三轴、一中心”为架构的团状发展格局,即:围绕三条贯穿东西的主要河流构建滨水观景带,形成整体生态格局;结合328国道、京泰路、济川路现有功能,构建市场、办公楼、商贸等建筑景观轴;以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科研设施和居民住宅为主,营造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综合服务功能中心。“十一五”期间,重点完善主干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凤凰东路、梅兰东路、济川东路、迎春东路与城区干道连接,整治大冯河、七里河、大寨河等河道,新建桥梁15座,贯通商住区内道路。以打造宜居街区为目标,加大河道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和防护林建设,建设一批住宅小区和购物中心、宾馆、社区医院、商务楼、市民广场、休闲娱乐等公用服务设施,发展工业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引进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基础与环境、居住与休闲、人气与市场、创业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新高地。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参与、配合推进市重点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城市建设项目。以扬州路和南通路以北、兴泰公路以西、江洲路以东区域旧城改造为重点,实施招贤新村等危旧房改造,大力推进东、西大门集中整治建设,加快火车客运站周边区域街区建设,完成东风路北延和街区改造建设工程,推进五一路、府前路、海陵南路、东进西路街区改造建设,实施人民东路与迎春路交叉口地块综合整治。加大景光、安居苑、迎春等老小区综合改造。重视地下停车场建设,逐步完善小区停车配套设施。

4、提高居民居住水平。进一步培育和鼓励住房消费,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住宅功能,提高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水平,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完善适应不同群体支付能力的住房供应体系,引导商品房开发向普通商品房住宅建设倾斜,加大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和安置房、平价房、廉租房建设,解决好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十一五”期间,新建经济适用房20万平方米。

5、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广告,突出整治城乡结合部、交通干道两侧和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保持市容整洁美观。完善城市违章建筑督查拆除机制,坚决制止违章建筑,保障城市建设顺利推进。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融合步伐,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1、促进城乡之间广泛融合。坚持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城乡产业、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互补功能,构筑城乡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发展新格局。以贸工农协调发展为纽带,加快工业向园区、乡镇集聚,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业龙头企业、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推进农村经济集约化进程;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建设专业物流基地,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实现城乡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城郊结合部居民、农民在居住环境、公共卫生和公共服务上达到小康要求,促进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和村庄改造。立足资源整合和人口集聚,打破镇域、村域界限,综合考虑现有区域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人文习惯、历史沿革等因素,制定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详细规划,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推进“撤乡建街”区域和九龙等乡镇城市化进程,加快村民居住集中点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把旧村庄综合整治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适当合并自然村、改造旧村庄、拆除空心村,加大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投入,高标准建设农村道路、桥梁,不断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公共卫生条件。“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改造28公里,危、旧桥改造40座;基本完成整合行政村、撤并自然村、建设新社区工作,“撤乡建街”区域和九龙等乡镇基本建成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新型社区。

3、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适应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坚持循序渐进、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实施“城中村”改造,推进城乡结合地带和“撤乡建街”区域城市化进程。按照“农民变市民、土地归国有、人员有保障”的要求,研究制定“城中村”改造的相关配套政策。以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土地换保障”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对村、组集体资产明晰产权、加强约束、规范管理,切实提高村组集体资产运营质态。制定“城中村”改造和综合开发规划,严格城市近郊乡镇规划控制区内农民联建住房的管理,推行多层公寓安置,改善生活条件。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优先实施居住环境质量较差、安全隐患突出以及与城市建设规划冲突的重点区域“城中村”改造。

(三)建设绿色海陵,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循环再生的绿色经济,建设舒适优美的绿色环境,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1、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总量控制、节约使用、合理规划的原则,编制乡镇利用土地规划,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加大基本农田保护,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集约使用土地,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和容积率要求,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化重点行业能源、资源的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及代用材料,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强制淘汰耗能高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进入,支持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推广节约型用水模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增强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型产品,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

2、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环保优先,加大城市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配合做好环城河风景区等绿化建设,提高主城区整体绿化水平。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改厕、改水、改厨与河道清淤,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科学施肥和合理使用农药,控制污染源。全面完成接引长江水工作,城区改厕率100%,农村改厕率85%以上。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引导农村采用借地绿化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方式,发展花卉、经济林,构建绿色家园。加强沿河、沿路绿化,完成河道两侧绿带建设,在道路两侧开辟块状绿地,初步建成绕城公路两侧绿化防护林带和城市主要景观大道的道路绿化工程。加强住宅小区绿化,全面推广屋顶美化和垂直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绿化品位。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绿化造林,加大城区公共绿地和广场空间建设。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重点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建立政府推进、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推进企业内部小循环,引导企业加大清洁生产实施力度,支持企业通过生态设计、研发,加快产品的绿色升级换代,努力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推进园区中循环,加快园区生态化建设,引导不同产业通过延伸和耦合,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推进社会大循环,按照建设生态社区和生态乡镇要求,积极发展节能型乡镇,减少资源消耗。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立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社会体制。

第四节 深化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继续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以增强已改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分配、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以企业创新体系、组织能力和制度建设为目标,建立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自身向更有效率的组织、管理和制度方面转变。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性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任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在制定改革措施时,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同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把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平稳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

(二)加快全方位对外开放。按照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大集团的对接招商,加大接受上海以及苏南、浙江等地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本辐射的力度。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坚持引进外资与启动民间资本并重,开放型经济与发展民营经济并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并举,注重引进对产业具有填补作用、配套和带动能力强,能够增强支柱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功能的项目,更好地发挥外资的带动效应,提高引进外资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导企业走“科技兴贸”的路子,扩大与国外投资、服务贸易和技术合作。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带动商品、设备和劳务出口。

(三)推进科技进步。发挥骨干企业的规模优势,妥善处理好技术引进、规模扩张和自主科技创新的关系,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政府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机制,积极发挥科技中介的桥梁作用,增加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海陵工业园科技创新园建设,建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增强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提供“孵化”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推动作用。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大集团和大企业之间生产要素交流、成果转化和技术合作,形成以中科院、国防科工委和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挂靠体系。扶持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加强自有品牌打造和核心技术攻关,培植优势产品。到2010年,全区建成8-10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3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四)推动企业“二次创业”。确立民营经济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引导民营企业由一次创业“求生存”向二次创业“求发展”转变, 实行引进与创新相结合,构建创业、创新机制,推动民营经济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科学决策管理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家族式经营方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型,从依靠政策优惠为主向注重制度创新转型,由简单仿制变为自主创新,由规模扩张变为重视资源的综合开发,促进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清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全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适应产业结构要求的现代人力资源引进和培育体系。坚持高效开发和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相结合,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构建绿色通道,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优势,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少于10人、产业紧缺人才不少于50人。实施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和急需的实用科技人才,重视发挥原有企业科技人才的作用,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用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以薪酬为主的分配激励机制,制定人才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鼓励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以知识、技术、专利和管理等要素投资创业。

第五节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确立政府在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建立高效、廉洁、诚信的政府服务体系。规范、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和决策机制,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过错问责制,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及时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使行政权力的行使逐步做到行为规范、秩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有效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强化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公民和舆论等外部监督,保证权力行使的民主性和公正性,提高行政行为的权威性和效能性。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提供良好服务,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的绩效考核制度,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规划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自主决策的新型投资体制,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健全和规范核准制和备案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管理机构,统筹公共设施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为不同所有制、不同经济成份的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行阳光行政,实现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行“单一窗口式”服务,保障公民享受平等的政府服务,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三)推进政府治理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和互补。坚持政会分开和自主办会,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初步建立与全区产业结构、城区特点、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业协会体系。鼓励企业联合建立各种行业协会,推进行业协会组织的改革和发展,完善行业协会管理办法,积极探索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有效机制。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各种中介机构采取合伙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改组改造,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依法监管,保证中介组织规范、有效运转。发展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积极培育公益性、服务性社会团体,鼓励发展社会福利、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社区服务型民办非企业单位。

(四)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安全预警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确保公共安全。坚持征收与管理并重,强化依法治税,保护扩大税基,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将食品卫生、水源安全、公共场所卫生和学校卫生、医疗市场等全面纳入监督范畴。加强安全监督网络和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严格安全执法,切实抓好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政府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和应对灾害性天气、水患、突发性传染病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

第六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大力弘扬“三创”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打造“平安海陵”,维护社会稳定,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抓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业、创新、创优”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持久地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信用意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诚信海陵。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重大问题决策机制,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维护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十一五”期间,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率达到95%,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率达到98%。深化全民法制教育,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创建活动,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形成崇尚宪法、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健全法律援助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使人民群众的劳动、教育、休息、社会保障权益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统筹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落实信访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有效的民意沟通、矛盾调处机制,妥善协调和处理信访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大力整治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农村以村组为主、城市以社区为主、机关以单位为主的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和完善适应新形势下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大调解”工作机制,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把矛盾纠纷调处、犯罪预防、法制教育等基础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章 规划保障和规划实施

第一节 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

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高度关注民生,加强公共政策与规划之间的协调,合理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加大公共产品供给,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十一五”期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为170亿元,发展模式将从“十五”时期注重投资推动向投资和创新推动转变。重点优化投资结构,继续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绿色农业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工业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增加对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条长、易形成规模效应的先进制造业投入;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积极鼓励民间投资,扩大企业招商引资规模,引导发展创业投资,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向投资转化的新机制。

(二)提高经济组织水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强化对市场主体的政策引导、扶持和服务。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控分析,把握政策方向,强化增量导向、科技导向、集约导向和民生导向,提升经济调节能力。进一步落实现有扶持企业发展、创业的各项政策,加大重点企业融资、电力供应、技改贴息、科技三项费用等政策扶持和引导。建立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业管理体制,推进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协调市场主体利益、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的功能。切实研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障碍,加大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力度,采取挂钩、蹲点和定期上门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企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三)合理配置财政资源。遵循公共财政服从于公共政策的原则,确保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重大公共政策之间相互配合和协调。“十一五”期间,公共财政重点向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体现社会公平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公共财政优先投向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科技进步、公益文化、生态环境、公共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产品的开发,确保各领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明显提高。构建公共财政架构,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整合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以及其他各项资金,规范使用,强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增长,加大对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充分运用税收杠杆促进各项政策的落实。

(四)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依法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切实解决一批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在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与救助、人居环境改善、公共卫生、社区建设和管理、文化教育事业等领域落实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制定分年度实施方案,强化部门目标管理,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

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规划纲要经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施,将从建立体系、组织落实、监督检查等方面,形成“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

(一)完善规划体系。规划纲要是综合性、纲领性规划,规划明确的内容必须由街镇规划和专项规划来细化和充实,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必须由街镇规划和专项规划来支撑。为此,各街镇和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完善重点专项规划,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形成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统一完整的规划体系。

(二)落实规划任务。各街镇和各职能部门应把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依据,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并及时将进展情况向区政府报告。规划纲要提出的约束性目标、重要的预期性目标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区政府将分解落实到各有关街镇和部门,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确保顺利实施,以部门任务的完成保证总体规划的推进。

(三)健全报告制度。通过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每年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进展情况向区人大报告,并向区政协通报,以年度计划的执行推动五年规划的实施。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四)加强跟踪监测。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各部门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特别加强对重要发展目标监测,对战略重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并定期向区政府汇报,必要时由区政府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规划实施期间,如遇重大情况变化,无法实施规划,区政府将适时提出调整方案,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五)实施中期评估。2008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组织力量,对规划实施的重要目标完成情况,特别是战略重点、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形成中期评估报告,上报区政府。经中期评估需要对规划纲要进行修订时,由区政府提出修订方案,报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