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委宣传部
- 发布日期:2023-02-15 17:13
- 浏览次数:
最近召开的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突出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体现了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把握,也对提升“大宣传”工作质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宣传文化领域的数字化改革是将社会正能量转化为数字大流量的现实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倒逼宣传工作守正创新的关键所在。如今,快速、高效、多元的“数字化”传播方式提升了群众数字文化的生活体验,这也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
借力“新形势”,推动基层思政“深里走”。用好数字化技术,能够使“思政”课堂真正大起来、视野真正宽起来、内容真正活起来。选拔优秀的思政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红色场馆,将精品思政课搬进场馆,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打造“行走”的示范课,同时还能形成经典的可视化、循环化的教学素材。探索开展“云端打卡”活动,通过VR、H5、3D建模等新技术,融合全省和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制作各大场馆的VR虚拟展厅,通过视频讲解、三维场景、互动游戏、知识问答等指尖操作,让群众在线上打卡体验红色旅程的同时还有机会领取“红色数字藏品”,打造“超燃”的专业课。开设云端思政课,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资深专家现场专题授课的内容录制成视频,成为时时在线的“教育课”,为大家提供随时学习、参与互动、畅谈感想、分享心得的端口,打造出各地独有的思政学习“云平台”。
立足“新需求”,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宣传工作不是“单打独斗”,要凝聚起群众的力量,同心同向、齐抓共管,唱响“大合唱”、奏响“主旋律”。要找准“切入点”,整合本地文旅资源,通过创意红色快闪“四进”活动,走进校园、走进场馆、走进网络、走进居民广场,搭建红色文化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把握“共鸣点”,创建“百姓之声”栏目,把群众身边的优秀案例变成“活教材”,让群众成为“宣讲小帮手”,通过线上渠道征集百姓身边故事,线下邀请故事的主人翁深入基层,用方言俗语讲述凡人善举,真正推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基层“扎根开花”。要瞄准“发力点”,上线“红色故事有声书”小程序,特聘优秀红色故事宣讲员录制音视频,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造“掌上有声图书馆”。
开创“新思路”,确保典型宣传“出成效”。数字化时代如何创新先进典型宣传,打通宣传教育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是宣传部门的一个重大课题。探索构建1+1+N先进典型推荐宣传联席会议制度,即明确“1”个主管部门牵头,构建“1”个典型推荐宣传联席会议机制,联系“N”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整合各部门培育力量,定期汇报典型培育情况,对各领域的先进典型分类建立电子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各条战线都能够有拿得出、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拓展宣传阵地新途径,线上依托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开辟“最美故事汇”栏目,持续发布先进典型事迹,形成“繁星矩阵”集群效应。运用新载体立体化宣传典型,邀请曲艺家、作家、融媒体记者等行家里手组成先进典型寻访团,深入了解典型事迹,创作表演唱、快板书等文艺短视频精品,通过网络展播的方式诠释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