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海陵区加强“校园餐”监管确保学生舌尖安全
  • 信息来源:泰州市海陵区教育局
  • 发布日期:2024-09-24 16:10
  • 浏览次数:

学生的身体健康关乎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兴旺。海陵区教育局积极推动和落实校园餐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要求各类食堂严格执行食堂管理制度,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安全监管,严守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一、健全监管机制,在“管”字上下功夫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每所学校都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明确食品安全责任金和要求。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教育局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建立监管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检查到位、督查到位、问题整改到位,并及时公布监管信息。二是严格流程监管。制定一套涵盖食材验收、储存、加工、烹饪、分发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在食材验收环节,要求学校所有教师与食堂工作人员均参与每日轮流验菜,避免了权力集中;在食材储存方面,所有食材储存、出库均严格区分摆放,进货时食堂工作人员按照食材的种类、特性、日期等进行分类、分批次存放;在加工和烹饪方面,要求食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控制好火候和时间,确保食物的营养和口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在分发方面,要求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带量菜谱给学生分餐,对确有需求的学生及时添加米饭和蔬菜,确保每位学生吃饱吃好。三是注重协同共管。依托“阳光食堂”平台对学校食堂招标采购、安全生产、财务等进行全流程监管,特别关注每日学生实际用餐情况与公布的带量菜谱是否一致;建立校长(园长)陪餐制度,每餐均有学校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委员会等相关人员走进食堂实地参观,通过同餐同价、陪同了解食品安全、营养搭配,听取师生对食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校园餐”的满意度。

二、聚焦重点领域,在“治”字上铆足劲

一是严格食材采购。食材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取资质明、信誉好、服务优、价格廉的优质供应商,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并在履约合同中要求供应商每日对每种品类的食材都需提供相关合格证明和检测报告。在验菜验货区增加监控探头,可对每次验菜过程进行实时监管,确保验菜过程公开透明。二是强化卫生管理。食堂采用“五常”管理法,要求食堂工作人员每天、每个区域、分时段对食堂进行清洁和消毒。粗加工、切配间、烹饪间、备餐间、储藏室等各个区域都有明确的清洁标准和责任人;为食堂所有窗户定制金刚纱窗,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病菌滋生的风险,增加照明设备、紫外线灯、灭蝇灯、三防设备等,确保食堂光线充足,无蚊虫等生物滋生。三是加强隐患排查。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食品安全员每日根据风险管控清单进行检查,形成《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应当立即采取防范 措施,按照程序及时上报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总监或食品安全员每周至少组织1次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研究解决日管控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报告》;学校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听取1次食品安全总监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对当月食品安全日常管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对下个月重点工作作出调度安排,形成《每月食品安全调度会议纪要》。

三、坚持系统思维,在“防”上早谋划

一是开展应急演练。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应急体系,研究制定《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演练聚焦“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事故调查、舆情应对、响应终止”等六个环节。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卫生习惯。定期组织开展厨艺大赛活动,请全区食堂厨师亮出自己的拿手好菜、新品菜、精品菜,并分享自己工作心得,共同提高烹饪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加美味、营养的食物。三是培育食育文化。各学校利用校园食堂走廊、楼道、墙壁、屏幕等载体,进行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餐饮礼仪、食物食材特征营养、药食同源知识、生产工艺等介绍与展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吃饭时安静有序,坐姿端正,使用餐具得体,不用手直接取食物,进餐时不要嘈杂喧哗,不浪费食物,做到光盘等。

海陵区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做到学校食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用铁的纪律守护学生“舌尖上安全”,不断增强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