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案例库
【案例】民宿托管纠纷案
  • 信息来源: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
  • 发布日期:2025-03-03 10:42
  • 浏览次数:

【案情简介】

某酒店管理集团系专门从事民宿运营的企业,2023年以来先后与泰州市某小区内55户房东签订《公寓式酒店装修租赁合同》,由房东委托该企业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装修并支付装修费,该企业将装修后的房屋在美团、携程等民宿平台上线运营,自2023年8月至2028年8月每月向房东支付2200元租金。由于消防验收、市场变化等问题,上述房屋未能在民宿平台上线运营,55户房东先后起诉至法院并主张租金和违约金。

【调查与处理】

在对55件民宿托管纠纷进行登记立案的过程中,发现该企业长期在山东青岛经营多家公寓式民宿酒店,2023年首次进入泰州民宿市场,纠纷发生后相关管理人员已撤离,其法定代表人也不愿意直面问题。但考虑到该系列案件涉及人数众多,无论是诉讼还是执行程序都会很大程度上消耗双方时间和精力,并且房屋长时间处于空关状态也会导致双方的损失不断在扩大,因此法院立即委托商事纠纷调解中心参与调解。

在接收到该系列民宿托管纠纷后,调解员了解到该企业同为江苏和山东酒店服务业商会的会员单位,遂邀请两家商会的工作人员跨区域协助参与调解。两地商会多次上门沟通,充分利用其酒店行业商会独具的专业优势和身份优势,一方面疏导该企业内心症结、打破僵局,另一方面引导该企业注重商业信誉、体现社会责任担当。最终,该企业同意对民宿未能上线运营给予适当补偿,并在商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签订首份调解协议。在首份调解协议签订后,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以该案作为示范案件,由调解员释明类案诉讼风险和调判利弊,引导更多当事人参照示范案件达成调解,从而推动其余54件案件一揽子化解。

【法律分析】

该系列案件是人民法院委托商会开展调解,并在“跨区域联动协作调解”方面作出积极尝试的典型案例。调解过程中,商事纠纷调解中心打破区域局限和空间壁垒,联动两地酒店服务业商会进行调解,充分发挥两地商会在熟悉企业、熟知行业、协同治理方面的优势和资源,共同破解案件存在的沟通难、耗时长、效率低、涉众广的不利因素。

【典型意义】

针对该系列纠纷案情相似、被告一致的特点,调解员通过示范调解的方式,发挥生效调解书的示范效用,对同小区、同批次的房东形成积极引导宣传,带动后续其它平行案件的成功调解,实现“调解一个,化解一片”的良好效果。在总结此次跨区域商会协作经验的基础上,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与多地商会签订跨区域调解协作框架协议,助力联动协作调解机制持续走深、走实。这个案例也证明商会商事调解在化解纠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充分展现出坚持诉源治理和“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