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文件
索引号 3212020031/2021-0513095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海陵区生态环境局 发文日期 2021-05-13
发文字号 时 效 有效
“三线一单”政策简明问答
  • 信息来源:海陵区生态环境局
  • 发布日期:2021-05-13 09:58
  • 浏览次数:

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其中,生态保护红线是空间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区域,是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一、“三线一单”的特点是什么?

集成化:指把水、气、土这些要素层面的生态环境问题放在一起考虑。同样的区域,水的问题是什么、气的问题是什么、从环境准入角度分别是什么要求,是从整个区域角度,考虑多要素、多部门的战略问题。同时该项工作也是对不同部门资源环境管理要求的一次梳理和整合,可以促进政策之间的协调。

空间化:指把生态环境管控要求落实在具体的管控单元上,突出空间管控的作用,改变原来生态环境的管控基本是着眼于污染源、排放口,缺少空间概念的不足。现在是在空间层面上看这些污染源的分布,考虑生态空间约束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项目环境准入。通过编制“三线一单',有了对整个国土空间精细化环境管理的基础性框架。

信息化:指把“三线一单”的数据和信息按照统一的编码、统一的接口,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一个覆盖国家、省、地市三级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环境准入管控平台,使每个区域的环境准入要求都一目了然。通过“三线一单”成果的应用管理,落地一个项目,或者否决一个项目,各级相关管理部门都能及时掌握,并且能够对区域开发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情况实现动态监控。

二、“三线一单”主要在哪些领域应用?

(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衔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与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为相关立法、专项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城镇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及重大项目建设、执法监管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避免粗放发展、随意开发。

(二)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通过“三线一单”在生态、水、大气、土壤等要素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在精准治污、生态修复、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助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严格源头预防环境风险。加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衔接,在优化规划布局、项目选址选线、预判环境影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减少政府和企业前期决策风险。

(四)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将确定的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作为环境监管重点区域,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环境监管重点内容。

三、“三线一单”如何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按照保护优先、衔接整合、有效管理的原则,将全省行政区域统筹划定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环境管控单元,分别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之间不是管理级别的递进关系,而是根据单元自身属性和环境管理要求确定的。

优先保护单元:主要涵盖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天然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属于生态功能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极敏感区、水源涵养重要区以及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这些区域生态功能重要,主要从空间布局约束上提出环境管理要求,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确保生态环境功能不降低。

重点管控单元:主要涵盖城镇开发边界和各类工业集中区,是未来重点发展的区域,也是人类活动相对密集的区域,环境问题比较集中,环境管理的要求也比较高,主要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四个方面提出环境管理要求,特别是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积极有序开发利用资源,守住环境质量底线,切实防范环境风险。

一般管控单元:主要涵盖广大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区域,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执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