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212020031/2020-12301545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海陵区工业园区 | 发文日期 | 2020-12-30 |
发文字号 | 时 效 | 有效 |
- 信息来源:海陵区工业园区
- 发布日期:2020-12-30 15:45
- 浏览次数:
区政府:
2020年,京泰路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农业农村局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升政治站位,将乡村振兴工作列入街道党工委中心重点工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把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党工委中心重点工作部署推进,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是专题召开1次党工委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二是2次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主体、具体任务,在时间节点、任务标准上细化,具体推进人居环境、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三是党政领导作为11个挂钩涉农社区乡村振兴工作的牵头领导,协调推进社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工作。四是通过督查推进会、现场观摩会、情况通报等活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准扶贫、污水管网改造工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秸秆禁烧、农村“三资”管理、培育示范农民合作社、万企联万村等工作进行一针见血的点评和通报,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履职不力的人员,街道纪工委对许郑、十里铺、双墩等社区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二、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确保乡村振兴工作顺利推进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街道办事处紧扣区乡村振兴工作全年目标任务,成立街道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总体牵头、组织协调。街道党工委书记丁永圣、办事处主任周玉金担任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人大工委副主任耿德进担任副组长,农经、农业、村建、国土、人社、民政、环保、安全、会计代理中心等机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后志兼任。二是成立建档立卡户防返贫机制工作小组、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小组、农村污水管网改造工作小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小组等,具体推进协调工作进展,化解矛盾及督查检查等,分管相关工作的党政领导担任工作小组组长,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用制度管人管事,先后实施《京泰路街道2020年秸秆“双禁”暨综合利用工作考核办法》、《京泰路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考核及奖惩细则》等;四是坚持目标考核,街道把月度考核作为工作的指挥棒,把全年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月,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月度奖励,对完成不了的、造成负面影响的,街道严格考核,强化绩效,确保人人参与,人人共管的局面,全年累计扣减139人次绩效奖励。
三、突出中心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完成乡村振兴工作目标任务
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党中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总要求,突出中心重点,把人民满意放在第一位,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一)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整优化村庄布局。按照海陵区工作意见和要求,完成了街道11个涉农社区的村庄规划布局,全部为搬迁撤并类村庄,总户数8883户,人口33705人,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积极加快推进镇村布局规划,8家社区林南、孙唐、北马、响林、东唐、凌窦、许郑、双墩建成百姓大舞台,健身广场97处,美好家庭1374户,建成美丽庭院4537户,按照乡风文明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干部有新风尚、乡村有新风俗、家园有新风貌“三新”目标,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农民是主体,根本目标是提升农民幸福感,强化主体意识,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广泛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街道下辖11个涉农社区,7个城市社区,“整洁村”、“美丽村”数量大幅提升。
(二)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要求,实现脱贫目标。街道主要领导对40户建档立卡户69人逐户走访,2018年实现全部脱贫,人均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街道成立防返贫工作预警机制小组,确保每位建档立卡户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三)规范钱袋子,实现阳光、公开的“三资”管理新路子。2020年街道11个涉农社区共在网上产权交易平台发布254笔项目,成交金额3169.44万元。2020年11个涉农社区经营性收入5115万元,强化属地责任,大力实施“红色”预警,全年累计消除红色预警118笔。通过线上交易,减少支出,社区经营性收入与去年相比,可增加2.9%左右,有效地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
(四)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收官之战,补齐补好农村环境卫生短板,按照农村人居环境“四治理、四提升”行动方案以及“红黑榜”考核细则,先后召开5次推进会及5次现场督查会,分别对河道保洁小散养、露天粪坑、五面清洁、农村公厕等进行严格检查督查,社区投入整治资金858万元,北马社区、东唐社区等2个社区获得红榜。
(五)深入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彻底进行厕所革命。北马、许郑、双墩、十里铺、孙唐、东唐、凌窦等7个涉农社区进行污水治理改造工作,建设管道长27006米,接入管网945户。工作中社区和街道密切配合,主动协调化解矛盾,农村生活污水无需排放现象得到初步改变。
(六)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街道党工委根据中央省市区委部署,按照农村改革“确权、赋能、搞活”三步走的总体思路,围绕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稳步推进,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资格唯一、群众认可、公开透明的原则,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依法依规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9040户31182人,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园区街道大局稳定。
(七)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2020年2个区级合作社培育成功,转入实际运作。开展2班次新型农民培训教育,201人参加,取得较好的效果。东唐社区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许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申请海陵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星级”示范社,通过区级验收。
(八)实际利用三资取得成效。2020年市级龙头重点企业卫岗乳品有限公司污水管网改造和梅香食品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建设、麦隆咖啡、孙唐等7个涉农社区第三方出资污水管网分流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合计利用三资总额近4亿元。
(九)农作物产能稳步提升。完成区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粮食种植面积1.2万亩,粮食产量976万斤;全年2次组织大户参加区种子站的小麦、水稻体质新品种观摩推介活动,优质高效稻麦品种种植覆盖率达99.5%,组织推荐优秀能干的示范种植户参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对稻麦、油类作物各个生长期入户指导,及时发布农情信息,推动扩大示范户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农户科学种田。农机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3家,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80%以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围绕全年目标,强化组织建设。充分利用“两委”换届契机,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上级高质量考核指标上来,统一到党工委、管委会、办事处的决策上来,提升执行力。大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解决南北片区经营性收入不平衡性突出、稳定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充分利用区农委建设交易平台,全面开展社区资产、资源的管理,通过内生动力的挖掘,不断提高资产、资源的利用率,切实增加集体收入。
二是围绕中心重点,强化工作落实。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本完成所有社区的污水管网改造,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充分利用爱帮360平台对建档立卡户进行跟踪走访,落实防返贫机制,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加大“一事一议”项目的上争力度,最大限度的争取省补资金,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农业保险及附加险的投入,减少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因灾害带来的影响,让种粮大户吃上定心丸。
三是围绕建章立制,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保值增值。2万元以上建设项目,必须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落实施工单位,在小型工程管理上,通过线上交易从项目库中产生施工单位,新招租、工程项目80%以上从线上进行交易。突出制度建设,坚持学习时事政治及业务知识,善于出谋划策,提升社区资产资源管理水平,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放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始终坚守廉洁底线,做防微杜渐的“干净人”。
街道党工委将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围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海陵提供京泰力量。
特此报告。
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京泰路街道办事处
2020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