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212020031/2021-05311748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 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1-05-31 |
发文字号 | 时 效 | 有效 |
- 信息来源:海陵区政府办
- 发布日期:2021-05-31 17:48
- 浏览次数:
一、编制过程
“十四五”时期是海陵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城建靓区”三大战略,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陵,实现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谋划和编制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做好今后各项工作起到基础性、先导性和关键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委、区政府对编制“十四五”规划高度重视,成立了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相关工作。规划编制于2019年9月启动,起草过程主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前期研究阶段,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42个前期研究课题,并于2020年上半年形成了相关研究成果的汇编。二是规划撰写阶段,广泛开展调研,召开部门、镇街、企业座谈会26场次,起草形成规划《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于2020年10月底形成《纲要》初稿。三是征求意见阶段,按照中央、省市“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的要求,加大开门编规划力度,收集整理意见160余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召开多次座谈会,当面听取部门、镇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人大、政协组织了专题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四是修改完善阶段,近期,根据区委《中共海陵区委关于制定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写组对《纲要》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分别通过了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审议,会后,又根据审议意见完成了对《纲要》最后的完善工作。
二、主要考虑
在《纲要》起草过程中,注重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坚持贯彻上级精神与海陵实际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以及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同时立足海陵实际,以数据化、项目化、专栏化的形式,让规划更能体现海陵特色。二是坚持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内容涉及面上做到了面面俱到。同时,以省市指标体系为根底,兼顾区情实际,围绕打造“六个幸福海陵”,科学设置了五大类32个指标,使海陵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通过指标体系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坚持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纲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统筹谋划,同时,针对海陵发展现状与主攻目标,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推进“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城建靓区”三大战略,奋力打造“太阳城”“科创城”“信息城”三大增长极,突出了产业作为海陵发展之基的重要性。
三、《纲要》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纲要》共十章四十一节,约4.55万字,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九章,分领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第三部分为第十章,明确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十三五”发展基础
《纲要》客观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海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十三五”期间,海陵综合经济实力稳健增长,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城乡品质大幅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从“十三五”规划指标任务完成情况来看,19项主要指标中,超额完成14项,GDP年均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等3项指标基本完成,基本完成的指标占比89%,此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等2项指标受宏观经济下行、中美贸易争端、新冠肺炎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低于预期目标。总体来说,我区“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良好,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历史使命和总体要求
《纲要》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进行了细化阐述,提出“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着力在服务全国构建发展新格局上争做示范,着力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在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安排上,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方式,提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总体要求方面,《纲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省市区相关会议精神,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聚焦“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锚定“幸福海陵”建设总命题,扎实推进“三大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创未来”和“幸福教育”为动能,夯实幸福根基,扛起主城担当,重振产业雄风,走在发展前列,奋力开启海陵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再现“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的荣光和风采。
《规划》同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海陵发展定位为“开放合作先导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绿色生态展示区、幸福海陵首善区”。同时,在江苏省设定“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和安全保障”五个类别28项指标的体系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去除了3项不符合实际的指标,增加了7项个性指标,修订了5项指标。海陵区“十四五”发展指标体系共32项指标,其中经济强11项,百姓富9项,环境美6项,社会文明程度高3项,安全保障3项。
(三)主要任务
《纲要》围绕“十四五”奋斗目标,对全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加强对人才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二是突出产业引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体系布局,形成“一核一带一廊一城”的产业空间结构,高质量打造“西北转型发展示范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新能源地标产业,做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构建高质量制造业产业体系;聚焦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扩大新兴服务业供给,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展高效智慧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畅通国内外双循环通道。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园区体制改革,以“亩均论英雄”改革、“凤凰行动计划”等为抓手,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有效重组;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升级消费模式。
四是统筹城乡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家园。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提升中心城区品质,按照“修水、修文、修民生”思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旧城改造,彰显人文生态特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城乡居民道德素质;增加公共文化供给,推动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施“体育+”融合发展。
六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美丽海陵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强化对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打造生态产业链;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强化执法监督管理,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联动防治。
七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共享美好幸福生活。不断提高就业创业水平,扩大居民收入渠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困难问题;推进幸福教育建设,科学规划教育布局,发展普惠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健康海陵建设,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八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平安祥和海陵。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深化网格治理,提升民众参与能力;创新社会治理,建立预判预警机制;强化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纲要》最后一个部分,专门就强化组织保障提出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