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212020031/2023-06211854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发布机构 | 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3-06-21 |
发文字号 | 时 效 | 有效 |
- 信息来源: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3-06-21 18:54
- 浏览次数: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数据驱动、数智融合的数字海陵,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驱动力,高标准统筹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数字城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泰政办发〔2022〕4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海陵区数字城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三个章节,分为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章节。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海陵城乡运行感知体系,全区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海陵城乡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并从“底座支撑不断夯实”“智慧场景不断升级”“典型示范不断深化”等三个维度,设置了相关指标。
(二)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共设置7个重点任务,13条具体举措,通过建设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构建协同共享空间治理体系、构建全域畅行交通服务体系、构建立体协同智慧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全域立体感知体系、构建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体系、构建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体系,实现海陵城乡数字化转型。
一是建设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配合市级部门推进BIM技术应用和CIM基础平台建设,打造精准、动态、可视化的海陵智慧城乡底图。充分发挥CIM平台的基础支撑作用,在城乡体检、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社区、城市综合管理、智慧交通等领域深化应用。夯实平台数据基础,在市级统一时空基准下汇聚数据,构建CIM平台基础数据库并逐步更新完善。构筑城乡全时空数字空间,建设城乡各类业务数据图层,实现数据精细化、可视化的分级展现、直观对比和动态跟踪。
二是构建协同共享空间治理体系。依托全市CIM基础平台的一体化管理,配合整合全域规划和自然地理信息数据。协助收集各属地镇街管辖范围内的房屋信息等信息,叠加人口、法人、经济社会、交通等各个部门的数据,实现人、地、楼、房、企等基础信息关联。深化数字赋能空间治理,推进城乡空间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围绕自然资源核心业务,开展土地动态监管、多规合一、不动产智登等应用场景创新,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是构建全域畅行交通服务体系。配合整合区级综合交通规划、公路路网、水系航道、桥梁隧道涵洞、通行环境等信息资源,推进全市数字交通建设,推动全市打造数字交通一张网。深化交通要素信息、空间模型、属性数据等在运输管理、公路管理、港航管理、交通治堵、交通客流等领域应用。
四是构建立体协同智慧基层治理体系。建立社区“数字+运营”的智慧体系,打造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推动智慧社区创新治理。赋能物业数字化转型和社区运营,依托泰优居“智慧物业”服务平台,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服务需求。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农村网络普及覆盖与升级换代,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五是构建全域立体感知体系。部署应用物联感知设备,构建完善“城市神经元系统”,实现地上、地下、空中、水域立体覆盖。提升城市物联感知能力,建立全区物联感知平台,加快整合全域物联感知资源,并通过“一图全面感知”,实现“物联、数联、智联”。建设城区运行监测系统,构建“智慧海陵”城市运行管理载体,全面、直观感知城市各领域运行管理情况。
六是构建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城乡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监管体系,强化智能精准的生态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建立健全“空地一体”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网络,围绕大气、地表水、扬尘、土壤、噪声、辐射等环境指标,融合固体废弃物综合监管、水务综合管理、精细化气象管理、土壤污染防治综合监管等功能,增强对生态环境的精准把控能力。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在区属在建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并与市级智慧工地平台相对接。
七是构建城市韧性安全体系。深化应急管理智能化,推进智慧泰州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增强城乡快速响应效能。推动智慧警务建设,全面提升执法办案的整体质效,助力社会公共安全管控能力智能化提升。织密智能安防网络,融合基层实有人口管理、非警务警情分流、违法犯罪侦查打击等功能,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预知、精准指挥和高效处置能力。
(三)保障措施
通过“切实加强组织统一领导、提升城乡全民数字素养、完善数字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数字城乡试点示范、优化数字安全发展环境”等5方面保障措施,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扎实推进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关联阅读: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陵区数字城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