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知识库
非遗工坊是什么,作用是什么,设立条件有哪些?
- 信息来源:海陵区文体旅游局
- 发布日期:2023-05-30 10:58
- 浏览次数:
答:“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
“非遗工坊”能帮助困难群体、失业人员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全面融入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非遗工坊设立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单位法人资质。
2.依托1项或多项区级以上(含区级)富有区域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传统手工艺(但不仅限于传统手工艺)开展生产,优先支持依托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项目建设区级非遗工坊,并择优推荐参加市级、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认定。
3.有至少1名长期、固定开展该项目传承活动的区级以上(含区级)非遗传承人入驻。
4.具备能够开展生产的场地(原则上不少于50平方米),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管理制度、专职的管理人员和开展生产必需的水电暖、工具设备等条件,有稳定的销售平台和渠道。
5.吸纳就业广泛。围绕当地需求特点,大力开发手工制作、加工制造等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岗位,提供就近就业岗位原则上不少于10个(优先吸纳低收入人群)。具备培育特色劳务品牌条件的工坊、老字号企业优先。
6.有建设、运营非遗工坊的牵头企业、合作社或带头人,稳定运营1年以上,遵守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就业者的合法权益,具有相应的管理规范,社会信誉良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