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海陵区扎实推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
  • 信息来源:泰州市海陵区教育局
  • 发布日期:2023-07-27 09:55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海陵区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和生命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梳理排查,落实有效措施,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学生心理和生命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将心理和生命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布局中,对学校心理和生命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专题分析研判。全系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校园内首遇负责制、值班巡查制等制度,构建家长、教师、学生联防联组机制,完善心理疏导和严重问题及时识别转介机制。发挥学校阵地作用,建立校长包保学校、分管校长和年级主任包保年级、班主任包保班级、任课教师包保学生的责任联保机制,确保学生的心理和生命健康教育工作包保到人。落实《全市“重点学生”帮教转化工作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对所有学生进行定期排查,将“重点学生”进行汇总,重点关注四类学生群体,实行“清单式”管理,明确包保到人,落实具体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健全各项保障,提升运行质态。设立心理和生命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加快中小学心理和生命健康教育工作场所及配套设施建设,开设心理健康课、配备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为学生营造舒适温馨的“心灵港湾”。配备心理健康专职教研员,各校按照规定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加强对优秀班主任、骨干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养,组织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格局。配齐配优法治副校长,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落实法治副校长普法职责。

三、加大宣传引导,优化教育生态。利用重大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礼、重大纪念日等契机,对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传统文化和生命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心怀感恩”的人生信念。广泛宣传积极阳光、励志向上的学生典型和各行各业涌现的正能量人物事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制定霸凌预防措施,切实提高对霸凌事件的识别、预防、应对与处置能力;扎实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反邪教、禁毒等专项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突出家校合作,拓宽育人渠道。拓展“教师妈妈”的关注对象,从“留守儿童”到全体学生,拓展服务内容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到学生的全面成长、指导家庭科学育人,让“教师妈妈”成为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粘合剂”。充分发挥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的“桥梁”联系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微信公众号、家访、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生活、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构建良好的家校协同教育生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