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公安海陵分局首创高校智融警务构建平安高校治理新模式
  • 信息来源: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
  • 发布日期:2024-11-14 09:29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创新打造智融警务中心,牵引高校智慧安防、融合共治两大体系建设,探索形成“一核为牵引、两大体系为支撑、网上网下联动、部门高校协同治理”的平安高校治理新模式。中心获评全省首批、公安唯一的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全省网安“十大品牌项目”;搭建的高校智融管理综合平台和服务预警模型,在全省网安部门第二届网络大数据建模比赛中,获评十佳模型奖和最佳展示奖;近日,《泰州公安机关创新打造高校智融警务中心》入选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全国公安唯一,全省唯一。

一、打造智融警务中心,做到“防控阵地在高校”。立足“抢占高校网上意识形态制高点、筑牢涉校违法犯罪防火墙、打造高校网格治理服务新样板”目标,在原有驻江苏牧院网安警务室的基础上,整合高校“石榴籽”工作驿站、留学生服务站、高校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志愿者活动中心等分散单元,内设“一办五区”,由公安派驻警力以及市域治理、宣传、网信、团委、教育、民宗、文明办等11家部门力量资源共同承担日常运转,建成辐射4所高校5.2万师生,目前省内最大、功能最全的高校警务中心。按照“常态进驻(分局3警6辅)+定期轮值(分局各警种部门每周各1警轮值)+嵌入派驻(市局4名高级警长担任高校安保处副处长)”的方式布建警力,并依托市局合成维稳中心,支撑各类风险事端快处妥处。

二、构建智慧防控体系,做到“风险入校全感知”。一是织密前端强感知。结合“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在高校内部和周边新建、联网3100余处智能感知设备,做到精准补盲、动态布防,风险一旦触网即能及时感知。二是广汇数据强研判。结合警情案件、视频监控、网络审计、办事服务等数据,在标准化治理基础上,构建如“多次涉警、赌博类”等46个标签体系,形成动态化、标签化的专题数据库。三是深化应用强预警。通过打造“犯罪打防、高校治理”等35个预警模型和应用场景,第一时间形成预警指令、落地处置。近3年,中心共下发高危风险预警指令256条,成功拦截学生登录违法网站等行为6.3万次,提前介入制止涉校网贷、霸凌、自杀等案事件118起,高校学生自杀警情同比下降50%,高校学生网贷问题大幅下降、未出现负面舆情。

三、创新融合共治体系,做到“矛盾化解不出校”。一是建强“网格+”治理体系。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公安、教育、市域治理等部门,在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加强和创新高校专属网格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五网五员”高校专属网格(高校保卫处处长担任网格长,中心驻校民警担任网格指导员,各系学工书记为网格员,班主任为网格信息员,高校群团组织、社团力量为网格志愿者),依托“泰治理”APP,常态联动开展治安宣防、矛盾化解、隐患排查等工作,先后排查上报各类涉校矛盾、安全隐患600余起。二是建强“中心+”防控体系。在市委政法委统一领导下,公安、团委、教育、网信、民宗、高教园区管委会等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重要节点落实“每日一交联、两调度、三巡查”。近年来,多次有效预警涉校敏感警情,有力保障涉稳矛盾及时化解、政策平稳落地。三是建强“服务+”动员体系。推动留学登记、签证延期、证件补发、活动审批等20余项服务下沉至高校智融警务中心,中心年均办件服务量超过3200人次。先后推出“高校反诈联盟”“聘任民主党派人士为网格志愿者”等特色举措,动员561名师生分别加入高校网络安全支援、治安宣传防范等队伍,先后开展各类安全宣防活动286场、参与师生达6.2万人次,提供各类线索1100余条、协破案件41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