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5-10-22 11:53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海陵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出执法监管“组合拳”,通过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引入社会力量监督、强化基层执法承接能力等务实举措,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既坚守执法底线,又激发市场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柔性执法“温而韧”,包容审慎减负担。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动态调整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根据企业违法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细化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适用情形,将教育引导、警示告诫等非强制手段贯穿行政执法全过程。今年以来,市场监管等部门已对58起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对106起案件从轻处罚,对343起案件减轻处罚,累计为企业减免罚款金额超3000万元,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针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业态新领域监管难题,创新运用非现场检查、大数据监测、分级分类精准检查等方式,既有效防范风险,又为新兴产业发展留足“试错空间”。
二是上线企业“监考官”,全程监督促透明。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模式,从海陵区重点企业、行业协会中选聘18名企业负责人及一线职工担任行政执法监督“先行官”,联合区发改委开展“沉浸式”营商环境体验活动。“先行官”们深入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的涉企行政检查现场,通过“全程跟踪执法流程、实时监督执法行为、评价总结执法效果”机制,对执法人员的仪容仪表、执法程序、沟通方式等进行“零距离”监督,及时反馈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推动相关部门建立问题整改台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让企业在监督中感受到执法的公平正义。
三是镇街赋权“猛瘦身”,基层执法强根基。全面梳理镇街赋权事项,对11个镇街中79项超出基层执法能力、与经济发展和实际需求不符的行政处罚事项予以收回,交由原赋权部门统一行使,确保保留的赋权事项与基层执法能力、市场主体诉求相匹配,真正实现“接得住、管得好、企业满意”。围绕保留的镇街行政处罚权事项,区城管、住建等部门联合组织专题业务培训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形式,重点提升执法人员程序规范性、法律适用精准性,推动基层执法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企业、保障市场主体权益”转变,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筑牢基层执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