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泰州市海陵区教育局
- 发布日期:2025-03-14 10:34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海陵区教育局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着力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系统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全链条、多维度、高质量”的科学教育生态。
一是深化科学教育内涵,校地联动构建科教平台。与高校联合开展“科技节”“科技周”,邀请高校“博士进课堂”,以“科学普及与创新实践” 并重为导向,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科学教育平台。落实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学主题研学等“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的系列实践活动。在2024年“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我区学子的7个项目荣获省一等奖,6个项目荣获省二等奖。在乐高教育科创活动小学组FLL挑战项目中,苏陈实小代表队荣获省特等奖第一名,并代表江苏夺得全国第四名,被授予“科研探究之星”称号。海光小学代表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
二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构建多元融合课堂生态。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积极探索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将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有机衔接。各校先后开设趣味实验、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近20门校本课程。加强学科实验室建设,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实验。深化跨学科教学改革,建立区域STEM教育联盟,推广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是推进分层分类培养,拓宽拔尖人才成长路径。建立“兴趣激发—特长培养—拔尖提升”递进式培养机制,通过社团活动、课题研究等方式发掘科技特长生,组建“少年科学院”“科技夏令营”等创新培育平台。完善学生科学素养档案,实现成长轨迹全过程记录。开展中小学生实验技能大赛,广泛培育科学教育特色校。以二附中为牵头校,探索市、区协同开展信息学编程小初高课程衔接项目。二附中5名学子荣获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大奖,获奖等级、人数列全市中学(包括初中、高中)第一。
四是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培育专业化师资团队。配齐配足配强专职教师,完善教师配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立科学教育共同体、高水平专家库,为科学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制定科技辅导员履职任务清单,加强科学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做好专兼职科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竞赛活动的引领作用,激发教师参加科技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24年,各校累计安排专项经费80万元用于科学实验器材以及教学设备的更新,全力保障科学课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