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5-05-07 16:51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海陵区司法局联合民盟海陵区基层委员会持续推动“黄丝带帮教”行动走深走实,打造“送法进大墙”、集体授课、技能培训、心理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助力特殊群体重塑新生、顺利回归社会。
一是多元协同参与,助力社区矫正治理。以“黄丝带帮教·凤城同心”品牌为抓手,创新“1+3+N”帮教机制,联合社区、爱心企业共建帮教阵地。民盟“黄丝带帮教”讲师团先后为3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举办了专题讲座,涵盖急救知识、中国画欣赏、心理辅导、汽车维修技能等内容,进一步提升特殊人群的自我价值感。打造“心途阳光”心理矫正项目,为社区矫正对象、重点人员家庭监督人、社区矫正工作者赋能,开展“向阳行”系列活动,重点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心理状态,助力特殊人群顺利回归社会,目前三类人员家庭关系修复率达70%,社会融入度显著提升。
二是开展监地共建,延伸安置帮教路径。联合民盟海陵区基层委员会赴句容监狱共建“黄丝带帮教”基地,提升服刑人员改造质量。联合市、区两级民盟共赴南通女子监狱开展“黄丝带·送法进大墙”道德讲堂,通过文艺形式输送法治力量,激发其早日回归社会的决心。邀请心理学专家深入狱内,研究高墙内服刑人员心理状态,为针对性破解刑释人员心理困境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组织民盟盟员捐资捐物帮扶困难群体,累计募集善款1万余元。今年已组织开展个体心理测试和团体咨询100余人次,举办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6场次。
三是完善支持网络,提升后续照管质效。建立后续照管对象创业孵化基地,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公益投入”双驱动模式,优化“黄丝带帮教”行动覆盖面,今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30余人次,成功帮扶13名对象实现就业。实施“解矫后三年护航计划”,建立包含心理医生、职业导师等的跟踪服务小组,组织后续照管对象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助老服务等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奉献社会中寻找人生价值。针对后续照管对象的未成年子女开展“护苗行动”,目前已为46个家庭提供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