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0-06-09 10:28
- 浏览次数:
岳王庙位于江苏泰州海陵城区中心,坐落在泰山公园的泰山之巅,又称岳武穆祠,是泰州海陵著名的游览古迹。
据资料记载,宋朝绍兴年间,海陵人开挖东西市河时,用挖河的土方堆成了高5丈、占地周长120丈的泰山。历史上,由于没有高层建筑,空气的能见度也很高,所以海陵人曾有“泰岱烟岚”之说, “泰岱烟岚”是海陵后八景之一,说的是登上泰山举目远眺,百里风光尽收眼底,甚至江南的徐、蒋二山都时隐时现。而宋朝建炎四年,岳飞元帅在泰州任知州,并在泰山上指挥抗金,后泰山即被人称作“岳墩”。
明万历十年泰州兵备副使舒大猷捐俸倡建泰山岳武穆祠,奉祀抗金名将岳飞至今。当时建的岳王庙规模较大,由3个寺庙51间房屋组成,宏伟壮丽,飞檐串角,花梁圣斗,殿三面为回廊。大殿前檐下有匾额数方,题曰:“亘古精忠”,“遗恨偏安”,“显忠遂良”,“忠孝神武”,“大宋一人”等,其中“大宋一人”匾在1940年7月李明扬率部(新四军之友军,被称为“中间势力”)驻泰州时,对岳庙诸将领重新装金后,他又重新题写,并题对联一副置前面两柱上“天水河山今再造,海陵星日此争光。”殿中岳飞金像,王冠蟒服,气宇轩昂,还有岳飞一粉脸像,坐于东侧轿内。东西两侧列岳飞麾下十六部将像,皆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因为泰山山体滑坡、白蚁侵蚀,加上年久失修,相关部门经检测确定岳武穆祠为危房,2009年6月对该祠进行了落架修缮复原,2010年春天竣工,修缮之后的岳武穆祠沿用了朱门、黄墙、筒瓦的江南寺庙风格,重塑祠内原供奉的十九尊岳王及其部下的塑像,碑廊上刻岳飞生平故事。大门上方两侧为麒麟送子砖雕。檐头图案为虎,滴水上的花纹是鲤鱼跳龙门。在西侧的扁鹊殿院内出土的“朝晖”、“夕月”两块汉白玉门额,现分别镶嵌于岳王殿回廊东、西两侧拱门上方。岳武穆祠主体建筑被架空,其下新建占地四百八十平方米的单层建筑,内设文物展厅,展示岳飞父子自画像,及郑板桥、高凤翰等历代文人雅士的手迹墨宝。
岳飞的一生,英勇反抗民族压迫,对于捍卫民族独立,保卫江南河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敌未灭,何以为家”的抱负,针砭时弊的“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的言词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的严明军纪以及和友军相处时倡导“均为国家,何分彼此”的光明磊落的胸怀,都一直受到后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