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要闻
江苏泰州:永不褪色的“三面红旗”
  • 信息来源:城北街道
  • 发布日期:2020-06-04 10:05
  • 浏览次数: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有的东西被历史的风沙无情地吹逝,有的东西却历久弥新,永远占据人们的心头。

       在老泰州以及周边里下河地区人们的记忆里,“三面红旗”就像是上海的南京路、香港的铜锣湾一样,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据说当时的姑娘出嫁,别的都不甚在乎,但均以能在“三面红旗”买到嫁妆为荣。

       现在的许多人并不知道那个令人惊羡和留恋的“三面红旗”,就是人们常去的泰州一百——泰州第一百货商店。

       泰州一百的前身,是1950年7月1日成立的国营泰州百货公司门市部。当时的泰州刚刚解放,拥有600年历史的坡子街作为商贸中心,常常有很多小摊贩以次充好、哄抬物价。苏北行政公署就以百货批发零售的形式来稳定市场,同时确保华中币的有序流通。

       1970年底,泰州一百营业大楼在百年老店——天成泰布店的原址上建成,矗立在大楼顶部东南角高约4米、重约40吨的“三面红旗”塑像最为引人注目,不仅是因为它造型巨大,更因为它策应了“总路线、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这三面红旗,响应了毛主席提出的中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倡导,大家都在为自己能够投入到这场创造世界奇迹的战斗而感到无比骄傲。随着人们口碑相传,“三面红旗”逐渐成了泰州一百的别称,也成了闻名遐迩的泰州地标。

       在那个生活单调、商品短缺的年代,“三面红旗”经营种类齐全,大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老三件”,小到针头线脑,应有尽有,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其店堂内经常展示当时社会工业发展的最新产品,更是给泰州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优越感和幸福感。

柜台、货架、木算盘——70年代商店售货员的 “三件宝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商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三面红旗”也曾一度处于风口浪尖,为自己的生存发愁。有一天,一位老员工悄悄找到经理,偷偷摸摸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盒子,兴奋而又神秘地说:“经理,你看现在外面的市场那么乱,如果我们再不动动脑筋,就只能喝西北风了。我这里有一批从外地带回来的高仿的欧米茄手表,足以以假乱真,如果放在柜台上卖出去,肯定能赚不少钱。”“高仿的名牌手表啊?快拿给我看看。”经理故作高兴,一把抢过盒子,然后转过身去,“哐当”一声扔进了铁皮柜锁了起来,严厉地对老员工说:“亏你还是老人儿,怎么还学会了投机倒把,赚那昧良心的钱。老百姓喜欢来我们这里买东西,不为别的,图的就是买个放心。‘三面红旗’宁可倒闭关门,也不能褪色变污,你呀,必须好好检讨检讨自己,还有,这个月的工资扣了。”正是凭着这份诚信,“三面红旗”在当时假货泛滥的洪流中始终屹立不倒。

泰州一百荣获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

       地级泰州市的组建以来,城市商贸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零售业同质竞争日益加剧。面对新的发展压力,“三面红旗”审时度势,积极改革创新,放大品牌效应,推进战略转型,实施连锁扩张,推动挂牌上市,完成了华丽转身。

       时间如白驹过隙,汇聚成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三面红旗”始终伴随着滚滚向前的时代大潮,激扬着新的内涵,那就是“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诚信惠民”,她用自己的蓬勃发展,陪伴着人们走过了贫穷、走过了温饱、走在了富裕小康的幸福大道,也见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永不褪色的“三面红旗”,不仅永远牵动着一辈又一辈泰州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乡情,更承载着泰州人民对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