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4-05-11 18:55
- 浏览次数:
5月11日上午,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联合体合作发展暨第七届江苏智能制造发展大会在海陵召开,近百位来自省内外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大咖齐聚海陵,围绕“智造·绿色·未来”主题,集聚智慧、共谋发展、畅想未来,助力海陵智能制造发展迈向更高台阶,持续擦亮海陵区“科创江苏”全省首家试点区的“金字招牌”。
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江苏智能制造联合体执行主席夏汉关;江苏省科协二级巡视员李政;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泰州市海陵区委书记孙群;泰州市科协主席朱嘉浩;泰州市海陵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剑波以及海陵区领导刘冬、王鹤、黄颖锋、施康振、孙乾等参加活动。
孙群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商业精英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希望通过此次相聚,让海陵现代产业精准对接全国学会创新资源,加快实现智汇海陵、向“新”而行。孙群表示,我们正以“智造”促转型,推动产业“攀高而新”。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持之以恒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海陵智能制造其势已起、风头正劲。海陵将坚持“制造业当家”,以智能制造持续赋能“1+2+3”现代产业体系,构筑产业发展“新沃土”,搭建干事创业大舞台;我们正以“智造”提动能,推动科创“守正出新”。全面升级打造海陵科创中心,成立全市首家科技招商中心,建立3家离岸创新中心,“本地+飞地”“在岸+离岸”的科创模式在海陵如火如荼、遍地开花。海陵将用好“科创之光”硬核十条,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全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我们正以“智造”聚人才,推动城市“万象更新”。全力推动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打造全市首家青年和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构筑“三街一河”青才集聚地,创新发放“一卡一券一金”,青年和人才发展新高地已然形成。海陵将坚持“智造+人才”双轮驱动,以6条百亿级产业链为载体,引领青年和人才投身实体、创新创业,不断成就精彩人生。
张彤在致辞中说,全国智能制造联合体合作发展会议是由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和省直辖市联合体积极响应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行动、服务地方科技发展的一次具体实践。希望通过与各地智能制造联合体的紧密合作,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李政指出,江苏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在海陵成立一年来,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服务产业、服务地方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科协充分肯定并将全力支持联合体的发展、壮大。希望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学者和高校、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力争在产学研合作、产品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合作、取得新突破。
现场举行江苏机械制造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领衔院士聘任仪式。江苏省科协二级巡视员李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颁发证书。
江苏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新任副主席、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泰州市海陵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剑波,共同为江苏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专家委员会新任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江苏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副主席朱平,泰州市海陵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副区长刘冬,共同为江苏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新成员颁发证书。
江苏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执行主席夏汉关、江苏省工信厅二级调研员吴卫东,共同为江苏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新成员单位授牌。
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与江苏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协同合作,创新服务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天,尤政、陈学东两位院士分别围绕《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IC光刻机动力学设计与控制》作主旨报告。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将结合各自领域作主题报告、技术报告,促进全省智能制造技术水平实现新跨越。(全媒体记者:沙莎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