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要闻
敞开大门,办实事!
  • 信息来源:海陵区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5-07-30 15:40
  • 浏览次数:

开门搞教育,为民办实事。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城南街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倾听心声、广纳良策、办好实事,将群众呼声转化为惠民实效,推动基层工作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暖心小屋筑起温暖港湾

7月的海陵,进入“七上八下”汛期。上午十点,一场阵雨突如其来,在城南街道滨江花园西门,橘黄色的“暖心小屋”成了周到的临时避雨点,“配送过程中突遇大雨,幸亏我们有‘专属空间’,能进来避雨,这份温暖让人倍感踏实。”快递小哥小周说。原来,这里只是个快递驿站,但社区工作人员在与外卖员、快递小哥的日常交流中,听到了他们的心声:渴了想喝水、累了想歇脚、饭凉了想加热……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滨江社区迅速行动,将这个驿站升级改造为新业态就业人群的“暖心港湾”。微波炉让热饭飘香,书籍报刊带来精神慰藉,小小的空间,功能大大拓展。今年,滨江社区继续拓展服务半径,引入第三方机构,每周一至五上午为居民提供免费血压测量、义诊等健康服务。更贴心的是,“暖心小屋”的志愿者们还化身“跑腿专员”和“陪诊助手”,为小区里的困难群众、独居老人、残障人士提供代买药品、医院陪诊等暖心服务,守护着老年群体的健康。据统计,自今年滨江社区“暖心小屋”升级改造以来,日均接待外卖、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10余名,累计超100人次的孤寡残障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为50余户家庭提供了免费水电维修等志愿服务。城南街道滨江社区党委书记蒋晓红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延长暖心小屋的服务时长,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增加理发、磨刀、缝补衣物等志愿服务项目,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开门教育叩开“群众心门”

来自群众的声音,正是改进工作、转变作风的宝贵线索。“敞开大门”,正是听到这些声音的重要途径。在美好社区鹏欣丽园小区西门北侧,一个由集装箱改造的“睦邻网格驿站”应运而生。这里不仅是民情收集站、矛盾调解室,更是便民服务点,成为社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前哨”。驿站里,每天都有社区网格员值班驻守。居民们三三两两前来,反映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揪心事——小到楼道卫生、停车难题,大到邻里纠纷、设施老化。网格员们认真记录,件件上心。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定期组织居民代表坐下来,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以前想反映活动场地不足、楼道旧,总觉得解决遥遥无期。”居民翁林戈高兴地说,“现在不一样了,通过驿站反映上去,活动室建设好了,楼道也粉刷一新了!”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据城南街道美好社区党委书记高静介绍,今年以来,社区依托网格驿站,已成功解决各类民生问题和居民矛盾200余件。睦邻网格驿站成了居民心中“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的“贴心阵地”。社区服务真正延伸到居民“家门口”,让“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成为现实,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开展学习教育以来,城南街道通过专题走访调研、基层突出问题大排查等方式,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3条。这些来自基层的“金点子”,最终转化成为一项项惠及民生的“实举措”:老旧小区加装了新电梯,爬楼不再难;社区食堂提档升级,饭菜更香更实惠;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家门口养老更安心;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焕然一新,户外劳动者有了新“家”……城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雅静表示:“下一步,城南街道将持续把学习教育与中心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等工作中主动担当,服务群众。坚持开门搞教育,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和困难诉求,聚焦反映集中、频繁强烈的问题,精准制定整改措施,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有感的一二事。”(全媒体记者:郁星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