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5-10-21 17:35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城南街道持续深化为老服务,着力构建全域老年友好型社区,聚焦老年人衣食住行的细微之处,提供多元化、精细化的服务,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幸福晚年,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雪菜毛豆、西红柿炒鸡蛋、口蘑炒肉片、青椒百叶肉丝、黄豆焖猪尾、清蒸白丝鱼,6个菜打完折只要41.3元。”中午11点,吴君华阿姨和她的“饭搭子”准时出现在莲花四号区的社区食堂。“我们每天约着一起在社区跳舞,中午就来食堂吃饭,方便又实惠。”自今年8月开业以来,该社区食堂日均接待食客达800余人次,已成为不少社区老人的固定就餐点。
“选择这里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价格合理实惠,二是菜品可口、吃得放心。”吴阿姨放下筷子,一一列举。她口中的“放心”,藏在食堂透明化的供应链管理和细节呈现中:操作透明,食材新鲜可见,每日现炒,价格亲民。
针对老人顾客,食堂价格优惠:居民办卡后,50周岁以下可享受9折优惠,50~69周岁居民享受8折优惠,70周岁以上居民可享受7折优惠。同时,食堂还接入了民政部门的养老系统,对符合政策的海陵区户籍老人每天再减免2元。
银龄之声诵出“诗和远方”
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城南街道以“文化享老”为抓手,联动各社区积极搭建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平台,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拥有“诗和远方”。
美好社区活动室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朗诵课课堂上,老师一边做示范一边带着学员练习,发现有些学员读得不正确,就耐心纠正。虽然学员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但他们学习认真专注,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据悉,社区每学期开设两门课程,旨在丰富退休老人的精神世界,今年设置的朗诵班和化妆班课程一经推出,便被迅速“抢购”一空。
“上学时间和孩子一样,分春学期、秋学期,还有寒暑假。”72岁的姜健民已经是一名“二年级学长”,这是他第二次报名课程,“通过和大家在一起学习,我们感到心情很愉快,希望这样的朗诵班能够持久地开展下去。”
据了解,近年来,城南街道通过打造从满足基本餐饮需求到滋养精神世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稳步推进“老年友好”从理念落实为生动现实,绘就了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和谐社区画卷。
展望未来,城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梅表示,“街道将继续围绕打造全域老年友好型社区,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将养老服务向‘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延伸,致力于让每一项服务都更加贴近老人的实际所需、心中所急,我们将通过持续努力,使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温暖底色愈发厚重,让老人在健康、文艺、安全的滋养下,书写绚丽多彩的生活篇章。”(全媒体记者:林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