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5-07-29 15:54
- 浏览次数:
位于泰山公园西南角的老年休闲区,每天清晨到日暮,总聚集着络绎不绝的老人,抖空竹、掼蛋……但曾几何时,“停车乱”“设施缺”等问题,让这份热闹添了几分糟心。如今,休闲区迎来了一番精致升级,海陵区城管局联动多部门开展“微改造”,通过新增停车位、添置便民设施、引入志愿服务等举措,让这片老年人聚集的休闲场地焕发新活力,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角”。
破解“停车难”:从“乱停放”到“有序停”
“以前来掼蛋,车停在路边总担心挡路,自己心里也不踏实。”常来泰山公园的李大爷道出了此前的困扰。由于老年休闲区人气旺,停车位却不足,不少老年人的电动车、代步车只能随意停在人行道两侧,不仅影响市容,还存在通行安全隐患。
“群众的难处,就是我们的着力点。”区城管局迅速联动市住建园林绿化部门,一场“微改造”紧锣密鼓展开:移除了几处影响通行的地栽灌木,把坑洼的路面补得平平整整;顺着场地地形,划出多个大小适中的停车位,标线清晰醒目;还特意在靠近休闲区入口的地方,添设了一块老年人代步车临时停放点。
如今再到西南角周边,曾经乱糟糟的停车场景不见了:电动车、自行车沿着标线依次排开,原本被挤占的人行道恢复了畅通。“环境还是老环境,但看着就是舒服多了!”市民们夸赞道。
添置便民设施:遮阳挡雨暖人心
“以前中午太阳毒,只能早早就散场;下雨天更是来不了。”67岁的退休市民鲍松鹤和牌友们围坐在桌前掼蛋,他说,“现在这些设施一添,天天来都舒坦!”
这次改造,除了破解停车难题,区城管局还从细节入手提升市民体验:在休闲区增设18个遮阳伞、2个垃圾桶和6张休闲椅子,同时放置了带有海陵历史文化彩绘的阻停桩,将人行道和掼蛋区进行分隔,既保障了通行安全,又增添了文化韵味。
这些“小物件”解决了大问题——夏天遮阳、雨天挡雨,累了能歇脚,垃圾有处扔,让老年人的休闲时光更舒适。
精细治理:让“消极空间”变“金角银边”
为了让改造效果“不反弹”,区城管局特意安排了志愿者,进行停车秩序引导服务。下午三点,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正帮一位老人调整车位。“刚开始还有人不习惯,觉得‘停哪儿不是停’。经过一番劝导,现在老人们都自觉了,有的还会主动提醒同伴停好车。”
从乱停乱放的“头疼地”,到设施齐全、秩序井然的“幸福角”,泰山公园老年休闲区的变化,正是海陵城管以民为本、精细治理的生动实践。“泰山公园老年休闲区的提升,是我们推进环凤城河片区治理的一个缩影。”区城管局城中中队队长李霞介绍,“我们聚焦群众实际需求,通过‘小、多、精’的微场景提升,把城市‘消极空间’转化为‘金角银边’,让被遗忘的角落变成群众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幸福的地方。”(全媒体记者: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