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5-08-02 08:52
- 浏览次数:
万里山河,有他们捍卫;万家灯火,有他们守护。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向最可爱的人致敬!这份敬意,在海陵这片流淌着红色血脉的土地上更显厚重。陈毅三进泰州城的传奇故事,便是这红色热土上闪耀的篇章。它不仅成功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了中间力量,更奠定了新四军东进北上的基础,堪称我党我军统战史上的经典范例。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纪念馆,坐落于海陵区迎春西路36号(江苏省泰州中学迎春西路老校区内),馆内珍藏着陈毅泰州谈判、黄桥决战等珍贵史料,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纪念馆的前身,是始建于南宋的西山白云寺——曾经的泰州四大丛林之一。历史的层叠,在此交汇。
泰州四大丛林之一
西山寺始建于南宋,又称西山白云寺。曾以“楠木塔”、“大殿”、“古钟”三宝闻名两淮,与南山寺、北山寺、东山寺共同构成泰州四大丛林。
这里承载着“凤凰城”的古老传说。泰州史称凤凰城,源于宋代。宋代文献记载,古海陵形似一只腾飞的凤凰,头南尾北,凤头在南门高桥,凤尾在北边赵公桥,双翼分别为东西两高墩,而凤胆则在西山寺的楠木宝塔。
1949年,西山寺作为泰州师范校舍,师生们想把大殿改造成礼堂,在搬移三尊佛像时,于佛肚内各发现一座锡质宝塔,现有两座保存在市博物馆至今。
东进战略的关键枢纽
抗战初期,李明扬、李长江(以下简称“二李”)将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的指挥机关设在西山白云寺。
1939年夏,苏北局势波谲云诡,日、伪、顽势力交织。面对韩德勤的排挤打压,“二李”处境微妙。陈毅洞悉时局,精准制定“联李、孤韩、击敌”战略,在短短8个月内,三进泰州城,亲赴西山寺开展统战工作。
一进泰州谋合作。1939年8月,陈毅第一次到泰州拜访李明扬,在约定的会面地点李部副总指挥部——泰州西山寺,陈毅只见到了副总指挥李长江,总指挥李明扬避而未见。陈毅不卑不亢,向李长江明确表示了新四军与“二李”部加强团结、通力合作打击日军的愿望,揭露韩德勤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真实面目,展现诚意。
二进泰州结联盟。1939年12月初,陈毅第二次到泰州,李长江亲自到泰州的西城门外迎候,李明扬在泰山寺的大门口迎接,泰州城里贴了许多“欢迎四将军”(“四将军”即指新四军)的标语。在西山寺,双方进行了真诚的商谈,达成口头协议:让道所有防区助新四军东进,同时在经济上、武器上援助新四军。
三进泰州消误解。1940年3月5日,新四军五支队在淮西收缴了刚刚投靠李明扬的盛子瑾部3000多人的枪,扣留了盛子瑾,引起“二李”不满。陈毅立即写了一封信,派人专程送给“二李”进行解释。随后,陈毅轻车简从,亲自登门解释误会,令“二李”大为感动。面对陈毅的坦率和真诚,“二李”当即表示今后会坚持一如既往,友好合作,决不反共。
此后的黄桥战役,“二李”等中间力量信守中立,新四军得以集中兵力击败韩德勤,一举扭转苏北抗战局势,开创华中新局面,铸就了“统战工作的光辉典范”。
旧址里的革命精神传承
解放后,这片见证历史的地方得到精心保护。1985年,叶飞同志题写“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旧址”匾额。2000年,泰州市人民政府在谈判旧址建成“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纪念馆”,并于2008年扩建,2010年对外开放。
如今,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纪念馆以丰富史料、现代展陈手段,生动再现那段峥嵘岁月。
2020年,凤城河畔东进广场落成陈毅、粟裕骑马塑像,成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城市新地标。
铭记峥嵘岁月,守护历史见证。海陵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光芒,将持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滋养城市生生不息的力量。(全媒体记者:卢婷婷 林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