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5-03-24 17:26
- 浏览次数:
双拳微握,两个大拇指弯两下,露出微笑,在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的沪上阿姨门店,这样用手语表达“谢谢”的动作,是顾客取餐时最常见到的场景。
无声微笑成为通用语言
推门进入,店内绿意满满,温馨的装修让人觉察不出任何异常,直到看到点单台上放置的手写板,墙上“无声的店”四个大字亮起的橘色灯光,以及店员向你努力比划着手势,却不发出任何声音时,你才会顿悟,这竟是一家“无声的奶茶店”。店内2名店员,都是听障人士。这家门店,正式开门营业刚满一个月。店员们点单、制茶、备料、打包的流畅程度超乎想象。他们的世界是静默的,但麻利的动作在手摇奶茶的节奏中却格外清晰。当冒着热气的奶茶丝滑流入杯中时,他们总会用充满笑意的眼神代替那句说不出口的“请享用”。“我来这里点奶茶很多次了,店员无声的微笑服务让我觉得特别温暖,就想着通过一己之力,默默地支持他们。”市民汤女士告诉小编。
一杯奶茶连接无声和有声
今年24岁的店员董渐堪称“出杯效率达人”,做奶茶已有一年多的经验。“刚毕业时,聋人的身份给就业带来了很多困难,偶然间看见家乡盐城有‘无声奶茶店’后,我就有幸成为了一名制茶师。”交流中董渐告诉小编,门店迁址到泰州来,他就一同过来了。聊起工作时的所思所想,他通过聊天软件,迅速打出这样几行字,“有的顾客是第一次点单,就想尝尝看这家奶茶做得咋样,这其实是无形中给予我们的一种信任。制作出让顾客非常满意的奶茶,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在与董渐的交流中了解到,他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收集奶茶周边,打卡游玩地,动手制作美食......正因为听不见声音,从而拥有了更纯粹的世界,董渐在他的无声世界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喝完这茶爱上这群人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店主鞠叶也是一名残疾人,自14岁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后,他已在轮椅上坐了20多年。2016年开始创业,这是他开的第5家奶茶店。“小董执行力强,喜欢发社交媒体。”“刚营业时,沈大姐还不太适应工作,现在也能独自上岗了。”在鞠叶看来,每位店员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他们只是听不见而已,并不比别人差。”得益于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给予的场地资源及水电租金减免支持,如今,30平方米的奶茶店是听障店员们的事业舞台,也是他们与正常人沟通交流,走上自立自强的窗口。“建立奶茶店之初,我们就决定加入凤城文明豆项目,成为爱心商家,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社会关爱,让‘文明豆’成为礼遇‘通兑券’,让文明实践活动落地开花。”鞠叶介绍,与此同时,店员们还可以在空闲时段作为中心的文明实践志愿者,为社会大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此一来,其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认同度会不断增强。海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切实发挥阵地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宣传、呼吁大家共同关爱残疾人,化尊重为行动,打造更加包容友爱的社会环境,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海陵区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残疾人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稳稳托起残疾人的“幸福就业路”。(全媒体记者: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