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5-09-30 18:30
- 浏览次数:
社科普及工作,是连接传统智慧与现代发展的重要桥梁,旨在为乡土实践提供理论指引,为振兴征程汇聚思想力量。9月29日,泰州市第二十二届社科普及宣传周开幕式暨“凤城有理·理论直通车”苏陈站活动举办。
市社科联(院)党组书记,市社科联主席朱莹,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晓玫等出席活动。
活动在一个个精彩的理论宣讲中步入高潮,一系列源自基层实践的生动故事,展现了理论赋能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种业红心向粮安 乡村振兴稻香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宣讲员王奕杰讲述了红旗种业二十年如一日,坚守着培育优质种子、保障粮食安全的初心。在金色稻浪里、在秧苗抽穗声中,奏响种业强国的旋律,书写粮食安全的答卷。
小红果金饽饽:桑湾村的逆袭路
一粒好种子孕育希望,而让希望结出“金果子”,则需要科技的赋能和产业的智慧。宣讲员金月讲述了普通番茄成为村民们的“摇钱树”,让小村庄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振兴之路。
苏陈振兴“三味”真火:果味、美味、野趣味
乡村振兴的路上,既有聚焦产业的精准突破,也有综合发展的多元探索。申嘉欣的宣讲展现了苏陈镇推进乡村振兴的多元图景,现场观众领略那里独具特色的“三味真火”。
小元胡变身致富“金豆子”
宣讲员袁浩宇带领大家深入苏陈镇大冯甸村,展示了一味古老药材元胡如何在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中焕发新生,成为助力村民增收的“金色”产业。
一粒米的成长
一粒稻谷要蜕变成为一颗洁白饱满、饭香四溢的米粒,每一步都凝聚着科技的智慧与农民的汗水。农技人员朱奕雯的宣讲讲述了科技智慧与农民汗水共同铸就餐桌上的“放心米”。
农产品的安全之路
宣讲员顾开鑫介绍如何用科学、严密的监管体系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区农业农村局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护航农产品的安全之路,为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活动还穿插了三轮妙趣横生的问答环节,围绕元胡的药用历史与鉴别、大米的分类与科学储存、农产品安全的“四个最严”要求及合格证制度等话题,主持人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政策法规和文化常识深入人心。
现场,与会人员在苏北党校旧址进行现场研学,在红色足迹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全媒体记者:林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