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要闻
拍球、投壶、抖空竹……海陵学子尽享活力“一刻”
  • 信息来源:海陵区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5-03-25 10:27
  • 浏览次数:

在“双减”政策持续深化与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海陵区各学校积极响应号召着力打造丰富多样的15分钟课间活动,让学生玩起来、动起来、跑起来,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团体游戏提升凝聚力

“叮铃铃……”走进里华中心小学,恰逢课间时分,清脆的铃声一响,六年级学生徐湛成“闻铃而动”,像小鸟般“飞”向操场。她和小伙伴们绕着同心鼓围成一圈,大家双手紧紧握住系在鼓边的绳子,“咱们争取打破昨天的纪录!” 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响亮,透着十足的干劲。

在15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里,校园各处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里华中心小学开辟了跳方格、套圈圈等活动区域,大力推广拍皮球、跳绳、投壶等传统游戏。“我们为孩子准备了丰富多样的道具,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活动。” 里华中心小学副校长张卫林介绍。

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了充分的放松,还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对传统游戏的热爱。张卫林表示:“未来,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引入更多有趣、有益的活动,让孩子们的课间时光更加充实、快乐。”

非遗元素融入课间游戏

当非遗融入校园,大浦中心小学江州路校区的课间15分钟被注入了别样趣味。十几只空竹在孩子们手中旋转、翻飞,发出清脆的嗡鸣声。“多了五分钟,学会了一项非遗项目,现在我能玩出很多花样,感觉特别有成就感!”五年级学生赵语彤手腕轻抖,空竹如彩蝶般从背后掠过,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自“2·15专项行动”落地实施,大浦中心小学江州路校区大胆革新,突破传统课间操的固有模式,精心设置了上、下午两个时段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增强学生体质的理念相融合。“根据新课标教材中的武术单元教学内容,我们精心策划编排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武术操,其中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基础动作。”学校体育组老师朱映姝说。

谈及这套武术操的编排过程,朱映姝介绍,团队多次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检验,密切关注孩子们的接受情况,依据反馈不断调整动作的节奏和难度。“我们期望这套武术操既能充分彰显武术刚健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又能以简单易学的姿态,让孩子们轻松入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尽情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 。”

从团队协作游戏到特色非遗项目,从学生的欢声笑语到师生的亲密互动,每一个瞬间都展现出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据了解,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海陵区各学校开始推行“课间15分钟”,通过延长课间时间、升级课间活动、保障课间安全等探索,让孩子们从课间休息中获得更多成长力量。5分钟的延长,给予孩子们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走出教室、走向户外,享受着健康快乐、自由舒展的校园生活。

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严格规范学校作息安排,把课间活动管理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定期组织督查小组深入各学校实地检查。同时,借助多种渠道向师生和家长广泛宣传,凝聚各方共识,推动校家社协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助力。(全媒体记者:陈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