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5-11-18 10:59
- 浏览次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武术名扬四海。11月16日下午,2025年海陵区第四届“凤城水韵”传统武术、健身气功、社区站点联赛开赛。本次赛事汇聚了40支代表队、超300名选手,用刚柔并济的招式,演绎中华武术的深厚底蕴。
非遗武术展风采
活动伊始,海陵武术协会百人团队为大家带来了太极功夫扇表演,融合太极拳、京剧与舞蹈元素,刚柔相济、形神兼备,尽显健身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中正武馆的“功夫少年”们身手矫健,以昂扬姿态诠释“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展现武术传承的新生力量。
作为海陵区非遗项目的海陵挑袍大刀表演,再现关羽“挑袍辞曹”的经典场景,百年传承的刀法与肢体语言相得益彰,尽显历史厚重感。
杨、陈、孙、吴四大流派太极拳展演更是惊艳全场,各流派传人扎根海陵,将舒展大方、刚柔相济的太极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国家级非遗的独特魅力。
公益武术惠民生
展演过后,“红海聚力,首善海陵”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汇报表演开演。
百人八段锦集体表演率先登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等经典动作整齐划一,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传统养生文化的魅力。
随后,百人24式太极拳集体表演震撼亮相,这套1956年由国家体委编创的简化套路,汲取杨式太极拳精华,易学易记,已传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赛场竞技显真章
比赛中,各代表队选手精神抖擞,在赛场上展现拼搏风采。无论是非遗武术的传承者,还是公益培训的受益者,都以饱满热情投入竞技,用招式切磋交流,以信念传递武术精神。
“我练24式太极拳41年了,当年因为身体不好才练的。”来自柳园站点一队的80岁选手田骁表示,练了后很少生病,腰腿也利索。
据悉,海陵区武术协会以“红海聚力”公益创投项目为引擎,成功在15个社区扎根落脚,发展会员600余人,精准地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他们在人才培养中夯实“根基”,先后培养了国家级和省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125人,成为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在体育健身中强化“传承”,在普及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大众项目的同时注重传承挖掘,让“海陵挑袍大刀”这样的地方特色拳械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让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全媒体记者:刘茜)